颅内肿瘤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相关的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神经功能缺损的癫痫发作、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如垂体瘤相关的不同内分泌表现及其他脑瘤对内分泌的影响;还有精神症状如认知障碍、情绪改变。
呕吐:通常呈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有关。当颅内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这种呕吐症状,患者往往在头痛剧烈时伴随呕吐,且呕吐后头痛可能会有暂时缓解,但随后又会再次发作。比如脑膜瘤患者,部分会出现喷射性呕吐表现。
视神经乳头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通过眼底检查可发现。由于颅内压增高,使得视神经鞘内压力增高,阻碍了眼底静脉回流,从而导致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期的视神经乳头水肿可能会影响视力,导致视力下降等问题,儿童患者可能因为颅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颅缝会有一定程度的分离,从而缓解头痛等症状,但仍会出现视力改变等表现。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癫痫发作:部分脑瘤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不同类型的脑瘤引发癫痫的概率有所不同。比如额叶的肿瘤相对更容易引起癫痫发作,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刺激了大脑皮层,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癫痫发作形式多样,有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等。儿童脑瘤患者出现癫痫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脑部发育及正常生活学习,需要密切关注。
运动障碍:如果肿瘤位于大脑运动区附近,会导致对侧肢体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等。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生长,运动障碍可能会逐渐加重,从轻微的肢体活动不灵活逐渐发展到行走困难、不能持物等。例如顶叶肿瘤可能会引起对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协调能力下降,行走时步态不稳等情况。
感觉障碍:当脑瘤影响到感觉传导通路时,会出现相应的感觉障碍,如肢体的麻木、刺痛、温度觉异常等。如果是丘脑部位的肿瘤,可能会导致对侧半身的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会感觉身体某一侧的感觉不灵敏,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
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
垂体瘤相关症状:如果是垂体瘤,不同类型的垂体瘤会引起不同的内分泌紊乱表现。泌乳素瘤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紊乱、闭经、溢乳等症状;生长激素瘤在儿童期发病可导致巨人症,成人发病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出现手足增大、容貌改变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会引起皮质醇增多症,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高血压等。垂体瘤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垂体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其他脑瘤内分泌影响:某些鞍区以外的脑瘤也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功能,比如颅咽管瘤,可影响下丘脑-垂体轴的功能,导致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儿童患者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表现,成人患者可能会出现性功能减退、代谢紊乱等情况。
精神症状
认知障碍:脑瘤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减退等。例如额叶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影响其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记忆力方面可能会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某件事情上。
情绪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异常,如抑郁、焦虑、烦躁等。这可能与肿瘤对大脑相关情绪调节区域的影响有关。比如颞叶肿瘤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等情况,而一些胶质瘤患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可能会逐渐出现抑郁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