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肿瘤会引发多种症状,儿童与成人在颅内压增高表现上有差异,儿童可现头颅增大等,成人多为脑部组织受压症状;有颅神经受损症状,如动眼、外展、面神经受累表现不同;有长束征相关表现,锥体束受损致肢体运动障碍,感觉传导束受累致感觉障碍;部分患者有发热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儿童常见表现:脑干肿瘤患儿多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这与肿瘤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等因素有关。由于儿童颅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可能表现为头颅增大、前囟饱满等。例如,部分患儿会出现头痛,疼痛多为胀痛,且在清晨时相对明显,这是因为夜间平卧时,脑脊液回流相对缓慢,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刺激神经所致;还可能出现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引起延髓呕吐中枢受刺激有关。
成人相关情况:成人脑干肿瘤患者也会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疼痛程度相对较剧烈,可伴有恶心等不适,但一般不会出现头颅增大等儿童特有的表现,主要是由于成人颅骨缝已闭合,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脑部组织受压相关的症状。
二、脑干受累相关症状
颅神经受损症状
动眼神经受累: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如单侧或双侧眼球不能向上、向下或向内等方向正常转动,同时可能伴有瞳孔改变,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这是因为动眼神经核及其纤维受损,影响了眼球的运动神经传导和瞳孔的调节功能。
外展神经受累:表现为眼球向外转动受限,患者看东西时可能出现复视,即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外展神经核或其纤维受损,导致眼球向外转动的神经支配出现问题。
面神经受累:可出现面部肌肉瘫痪,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不能皱眉、闭目无力、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脑干内面神经核或其纤维受损,影响了面部肌肉的神经支配。
长束征相关表现
锥体束受损:当脑干内锥体束受累时,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如肢体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可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等。这是因为锥体束受损后,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肌肉出现异常的运动表现。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锥体束受损可能会对其运动功能发育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如影响正常的行走、精细运动等能力;成人则可能导致肢体活动不便,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感觉传导束受累:可出现感觉障碍,如病变对侧肢体的痛觉、温度觉减退或消失等。感觉传导束在脑干内走行,当受损时,相应的感觉传导通路被阻断,导致感觉异常。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感觉障碍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的感知,儿童可能表现为对疼痛等刺激反应不敏感,影响其自我保护;成人则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因感觉异常而增加受伤风险。
三、其他症状
发热:部分脑干肿瘤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其原因可能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肿瘤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等有关。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和体温调节系统相对不够完善,发热时可能更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其他伴随症状;成人发热时也需要排查是否与脑干肿瘤相关的特殊情况有关,如感染等继发因素,但要注意与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相鉴别。
意识障碍:随着病情进展,脑干肿瘤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意识障碍的出现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等受到肿瘤压迫或侵犯,影响了大脑的觉醒状态。儿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需要特别关注其神经系统的进一步损伤情况,及时评估病情变化;成人出现意识障碍则提示病情较为危重,需要紧急处理以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