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会引发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清晨明显,随肿瘤增大加重)、呕吐(喷射性,与进食无关,头痛剧烈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重要客观体征,长期可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包括运动障碍(肢体无力、抽搐发作)、感觉障碍(对侧肢体感觉异常)、语言障碍(优势半球肿瘤致语言功能障碍)、视野缺损(垂体瘤等致视野缺损);其他症状有内分泌紊乱(垂体瘤等致相应内分泌异常)、意识障碍(病情进展致嗜睡、昏睡甚至昏迷)。
呕吐:通常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所致。儿童脑肿瘤患者呕吐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其颅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缓冲空间相对大一些,但呕吐情况仍需重视。
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等。长期的视神经乳头水肿会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视神经乳头水肿的反应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在早期视力变化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视物模糊等情况;成年人可能更早察觉视力方面的异常变化。
神经系统定位症状
运动障碍
肢体无力:若肿瘤位于大脑半球运动区附近,会导致对侧肢体无力,表现为持物不稳、行走困难等。例如肿瘤影响了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的传导通路,使得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递到肢体肌肉,从而引起肌肉力量减弱。不同年龄患者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在运动发育方面落后,如原本能独立行走的儿童出现行走蹒跚;成年人则会发现日常活动受影响,如拿东西容易掉落等。
抽搐发作:部分脑肿瘤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尤其是低级别胶质瘤等肿瘤。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为局限性抽搐,也可为全身性大发作。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刺激大脑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儿童癫痫发作可能更易被忽视或表现不典型,而成年人相对能较明确描述发作时的表现。
感觉障碍:如果肿瘤累及感觉传导通路,会出现对侧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感觉减退或过敏现象。不同年龄人群对感觉异常的感知和表述能力不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搔抓等行为表现出不适,成年人则能准确描述身体特定部位的感觉变化。
语言障碍:若肿瘤位于优势大脑半球(通常为左侧)语言中枢附近,会导致语言功能障碍,如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能流利说话,但不能理解他人语言含义)等。不同年龄患者受影响程度不同,儿童可能在语言发育阶段出现语言能力倒退等情况;成年人则会面临工作、社交等多方面的沟通障碍。
视野缺损:垂体瘤等肿瘤可压迫视神经交叉等结构,导致视野缺损,常见的有双颞侧偏盲等。不同年龄患者视野缺损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在早期因无法准确表述而被忽视,成年人则可能先察觉视物范围变小等情况。
其他症状
内分泌紊乱:对于垂体瘤等特殊部位的脑肿瘤,会引起内分泌紊乱。例如泌乳素腺瘤会导致女性患者月经紊乱、泌乳,男性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等;生长激素腺瘤在儿童期可引起巨人症,成人期可引起肢端肥大症等。不同性别患者表现差异明显,女性患者月经和泌乳情况变化是重要的提示信号;男性患者则在性功能和身体外观改变方面较为突出。
意识障碍:随着脑肿瘤病情进展,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不同年龄患者对意识障碍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脑肿瘤患者意识障碍出现时可能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密切关注;成年人意识障碍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较重,需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