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主要由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引起,相关因素包括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脏负荷增加因素(如感染、心律失常、妊娠、输液过多过快),不同基础心脏疾病和心脏负荷增加因素在不同人群中有不同表现及影响。
基础心脏疾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心肌供血不足。当心肌缺血缺氧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心功能不全,进而导致心源性哮喘。例如,长期患有冠心病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心肌反复出现缺血损伤,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渐减退,左心房和左心室压力升高,肺循环淤血,就容易诱发心源性哮喘。不同年龄段的冠心病患者都可能面临这样的风险,男性和女性在冠心病的发病和进展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风险增加。
高血压性心脏病:长期高血压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扩张,最终导致左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随着病程进展,心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改变。比如,30-50岁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且未规范治疗,10-15年后可能逐渐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相关表现,进而引发心源性哮喘。高血压性心脏病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情况,男性和女性总体发病趋势相似,但在一些发病机制的细节上可能有差异。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活动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常见于二尖瓣病变。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动力学。例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左心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随着病情发展可导致心源性哮喘。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风湿热感染引发风湿性心脏病,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患风湿热,之后逐渐出现心脏瓣膜病变相关表现。
心脏负荷增加因素
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诱发因素。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发热、心率加快等反应,增加心脏的负担。比如,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心功能不全患者在这个时期容易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心源性哮喘。对于儿童来说,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从而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源性哮喘;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也是呼吸道感染的易感人群,感染后更易导致心源性哮喘发作。
心律失常:各种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都可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例如,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心输出量可减少20%以上,导致肺循环淤血加重。不同年龄的心律失常患者都可能出现心源性哮喘相关表现,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导致心律失常,也可能引发心源性哮喘;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进而增加心源性哮喘的发病风险。
妊娠:妊娠期女性身体负担加重,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孕妇血容量比非孕期增加,尤其是在妊娠32-34周时达到高峰,心脏的前负荷明显增加。如果孕妇本身有潜在的心功能问题,就容易诱发心源性哮喘。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孕妇来说,妊娠是一个高危因素,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输液过多过快:短期内大量输液可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的前负荷迅速加重。例如,一些患者因病情需要快速输液,但心功能不能适应这种血容量的急剧增加,就可能引发急性左心衰竭,导致心源性哮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输液过程中都需要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儿童由于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差,更应严格控制输液相关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