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视网膜脱落需定期眼部检查,高危人群更频查;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外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合理用眼和健康饮食,如青少年控近距离用眼时长、成年人保证睡眠,多吃富含相关营养素食物。
一、定期眼部检查
1.适用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有高度近视、家族视网膜脱落病史、眼部曾受伤或患有糖尿病等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的人群。
原因及细节: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变长,视网膜变薄,更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定期检查能早期发现视网膜的微小病变,如视网膜裂孔等,及时处理可预防脱落。家族有视网膜脱落病史的人遗传易感性较高,需密切监测。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引发病变,定期眼部检查能早期干预。
2.检查频率:高度近视者建议每半年至1年检查一次眼底;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者应遵医嘱增加检查频率。
二、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外伤
1.对于高度近视人群:
原因及细节:高度近视者视网膜脆弱,剧烈运动如打篮球、跳水、快跑等可能导致眼球受到震动,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例如,打篮球时眼部易受到碰撞,跳水时头部先入水的冲击力可能传递到眼部。
建议:尽量避免此类剧烈运动,选择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
2.对于所有人:
原因及细节:眼部外伤可直接导致视网膜撕裂或脱离,如被球类击中、车祸时眼部受伤等。
建议: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眼睛,进行可能有眼部受伤风险的活动时佩戴防护眼镜,如进行建筑工地工作、参与拳击等运动时。
三、控制基础疾病
1.糖尿病患者:
原因及细节: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视网膜脱落。严格控制血糖可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研究表明,良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佳者。
控制方法: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小于10.0mmol/L等。
2.高血压患者:
原因及细节:高血压可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增加视网膜脱落的可能性。长期高血压会使眼底血管弹性降低、硬化等,影响视网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控制方法:通过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服用降压药物等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0mmHg。
四、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合理用眼:
对于不同人群:
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过度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会导致眼睛疲劳、近视加深,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应控制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
成年人: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和代谢,也不利于视网膜健康。应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建议7~8小时睡眠时间。
原因及细节:过度用眼会使眼部调节功能紊乱,眼内压力变化可能影响视网膜;睡眠不足会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营养供应不足,影响视网膜正常功能。
2.健康饮食:
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视网膜免受自由基损伤,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能保护视网膜免受蓝光伤害。例如,胡萝卜中富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蓝莓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对眼睛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