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寄生虫病由寄生于皮肤或其附属器的寄生虫引起,常见有疥疮、阴虱病、蠕形螨性皮炎。疥疮由疥螨引起,通过接触传播,有特定症状;阴虱病由阴虱寄生所致,性接触等可传播;蠕形螨性皮炎因蠕形螨繁殖引发。诊断分别依据临床表现及镜检等。预防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常见皮肤寄生虫病的具体情况
疥疮:由疥螨引起,疥螨常寄生于人体皮肤薄嫩部位,如手指缝、手腕屈侧、肘窝、腋窝、乳房下、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等部位。疥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引起皮肤瘙痒、丘疹、水疱等症状。疥螨可通过直接接触(如握手、同床睡眠等)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使用过的衣物等间接传播。在儿童中,疥疮的症状可能不太典型,且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瘙痒可能更为明显,搔抓后容易继发感染等情况。
阴虱病:由阴虱寄生在人体阴毛区及肛周附近的体毛上引起。阴虱以吸食人血为生,叮咬皮肤后引起剧烈瘙痒,局部可见丘疹、红斑等。阴虱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衣物、床单等间接传播。在性活跃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性别均可发病,但以青年男女居多。
蠕形螨性皮炎:由蠕形螨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内引起。蠕形螨通常正常寄生于人体皮肤,但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如皮脂分泌过多、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可导致蠕形螨大量繁殖,引起皮肤炎症反应,出现红斑、丘疹、脓疱等症状,好发于颜面,尤其是鼻、颊、颏等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青春期后由于皮脂分泌增加,发病风险可能增高。
皮肤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
疥疮: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如皮肤薄嫩部位的丘疹、水疱、隧道及夜间剧痒等,若能在皮损处找到疥螨或虫卵即可确诊。可通过透明胶带法粘贴皮损处,然后镜检查找疥螨。
阴虱病:根据阴毛区及肛周附近发现阴虱或虫卵,以及局部瘙痒、红斑、丘疹等表现进行诊断。可直接观察阴毛上附着的阴虱或其虫卵。
蠕形螨性皮炎:可通过挤压毛囊口的皮脂,涂片镜检蠕形螨。若发现较多的蠕形螨即可诊断。
皮肤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对于疥疮,要注意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不共用衣物、被褥等。对于阴虱病,要避免不洁性行为,注意个人及伴侣的卫生,勤换内裤并进行消毒。对于蠕形螨性皮炎,要注意保持面部清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同时要注意调节饮食,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食物,以减少皮脂分泌。
加强环境卫生: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洁,尤其是床单、被罩、衣物等要定期清洗和晾晒,杀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在公共场所,如公共浴室、游泳池等,要注意卫生,避免因接触被污染的环境而感染寄生虫病。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寄生虫病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在诊断和治疗时要更加谨慎。例如,儿童患疥疮时,治疗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皮肤特点,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教育儿童不与他人共用衣物、被褥等,防止交叉感染。
孕妇:孕妇患皮肤寄生虫病时,治疗需特别谨慎。例如,孕妇患疥疮时,不能随意使用一些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阴虱病,孕妇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不利的治疗药物,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合适的处理。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力低下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皮肤寄生虫病,且病情可能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这类人群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一旦发现皮肤寄生虫病相关症状,要尽早就诊,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