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肝功能异常会对胎儿生长发育、宫内环境产生影响,不同类型肝功能异常对胎儿影响有差异,如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可能母婴传播,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易致胎儿突然胎死宫内等,孕期发现肝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规范治疗、加强孕期监测保障胎儿健康,有基础肝病病史孕妇及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需特别关注。
一、孕期肝功能异常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孕期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及代谢等过程。例如,当孕妇肝功能出现问题时,肝脏对营养物质的合成、代谢及解毒功能可能受到干扰,若肝脏无法正常合成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体重增长受限等情况。有研究表明,肝功能异常的孕妇所生胎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可能高于肝功能正常的孕妇群体。
二、孕期肝功能异常对胎儿宫内环境的影响
1.氧气及代谢废物交换方面
胎儿在宫内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氧气及代谢废物的交换,若孕妇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盘的功能,进而影响氧气和营养物质向胎儿的输送,同时也可能影响胎儿代谢废物的排出,导致胎儿宫内环境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等风险。
2.对胎儿器官发育的潜在影响
长期的肝功能异常可能使母体体内的一些有害物质不能被有效代谢清除,这些有害物质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器官的正常发育,尤其是肝脏等重要器官的发育可能受到干扰,增加胎儿出生后出现肝脏相关疾病等风险。
三、不同类型孕期肝功能异常对胎儿影响的差异
1.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如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若病毒载量较高且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通过母婴传播途径将病毒传给胎儿,增加胎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进而影响胎儿的健康,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携带乙肝病毒,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及未来的健康状况。而妊娠合并甲型病毒性肝炎,一般通过消化道传播,对胎儿的直接影响相对主要是在孕期母体的身体状况会影响胎儿营养等供应,但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相对较低。
2.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主要表现为孕妇胆汁酸升高,这种情况会导致胎儿发生突然胎死宫内的风险增加。研究发现,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主要是因为胆汁酸升高会影响胎盘的微循环,导致胎儿缺氧等情况发生。
四、孕期发现肝功能异常的应对及对胎儿影响的预防
1.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
孕妇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肝功能异常的具体病因,如是妊娠合并的哪种肝病等。然后根据病因进行规范的治疗,例如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需在医生评估下进行合理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则需要进行降胆汁酸等对症治疗,通过积极治疗控制母体肝功能异常的状况,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2.加强孕期监测保障胎儿健康
定期进行产检,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通过B超监测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了解胎儿生长情况,通过胎心监护等监测胎儿宫内安危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孕妇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监测措施,以保障胎儿在宫内的健康,减少孕期肝功能异常对胎儿的不利影响。
3.特殊人群的特别关注
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乙肝病史等,孕期更要加强肝功能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及肝病相关的评估,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孕期管理,包括定期复查病毒载量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护胎儿健康;对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除了常规监测外,要更加密切关注胎儿胎动等情况,因为该疾病胎儿突然胎死宫内风险相对较高,通过加强胎动监测等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异常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