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心脏彩超标准

来源:民福康

川崎病心脏彩超需关注冠状动脉改变(包括扩张、瘤形成)、心肌运动及心功能(心肌运动异常、心功能指标变化)、心包情况(心包积液),要考虑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正常参考值不同,疑似患儿尽早检查,确诊患儿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

冠状动脉改变

冠状动脉扩张:超声可测量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冠状动脉内径有一定范围,儿童不同年龄段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参考值不同,如婴儿期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一般小于3mm,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一般小于2.5mm;幼儿期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小于4mm,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小于3mm等。川崎病时冠状动脉内径会增宽,当冠状动脉主干内径≥3mm(婴儿≥2mm),或冠状动脉瘤样改变(内径≥冠状动脉主干内径的1.5倍)时需高度关注。冠状动脉扩张可能影响心肌供血,不同程度的扩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不同,严重的冠状动脉扩张或瘤样改变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对于有川崎病史的患儿,定期进行心脏彩超监测冠状动脉情况至关重要,因为随着病情发展,冠状动脉可能进一步恶化或恢复。

冠状动脉瘤形成:心脏彩超能清晰发现冠状动脉瘤,包括局限性动脉瘤和梭形动脉瘤等不同形态。冠状动脉瘤的存在增加了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风险,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例如,较大的冠状动脉瘤可能导致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长期可引起心肌重构等问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中,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发展特点有所不同,婴儿期发生冠状动脉瘤相对预后可能更复杂,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更谨慎的处理。

心肌运动及心功能

心肌运动情况:观察心肌的运动幅度、协调性等。川崎病可能累及心肌,导致心肌运动异常,如局部心肌运动减弱、消失或不协调等。通过心脏彩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心肌的运动情况,心肌运动异常提示心肌可能存在缺血、炎症损伤等情况。不同部位的心肌运动异常意义不同,例如左心室前壁运动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相关区域。

心功能指标:测量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心功能指标。正常儿童的心功能指标有相应范围,EF正常范围一般在55%-75%左右,FS正常范围在30%-45%左右。川崎病患儿出现心功能异常时,这些指标会发生变化,如EF降低提示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可能是由于心肌受损、冠状动脉病变影响心肌供血等多种因素导致。心功能的变化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非常重要,例如心功能明显下降的患儿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和监测,以防止发生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不同年龄的患儿心功能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在评估时需要结合年龄因素进行判断。对于存在心肌运动异常和心功能指标改变的患儿,要进一步分析原因,是单纯心肌受累还是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影响心肌供血等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和随访方案。

心包情况

心包积液:心脏彩超可检测心包腔内是否有积液及其量的多少。少量心包积液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随着积液量增加,可能出现心包填塞等严重情况,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川崎病患儿出现心包积液可能提示炎症累及心包,需要关注积液量的变化以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不同年龄患儿对心包积液的耐受程度不同,婴儿由于心包顺应性等特点,少量心包积液可能就会对心脏功能产生较明显影响,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在进行川崎病心脏彩超检查时,要考虑患儿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参考值不同,检查过程中要确保检查操作规范,以获取准确的超声图像来评估心脏各方面情况。对于疑似川崎病的患儿,应尽早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脏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患儿预后。同时,对于已经确诊川崎病的患儿,定期复查心脏彩超是监测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川崎病
川崎病一般指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性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川崎病的治疗原则?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阿司匹一般是每天30到35毫克每公斤体重分2到3次服用,热退后3天逐渐减量;2.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一般在病程的第5到7天使用;3.糖皮质激素,正常不单独使用。
川崎病治愈后有后遗症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过,适当治疗可以逐渐康复,但是也有少数患者会表现出并发症,需要定期复诊,做好合理的喂养。
川崎病属于重疾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是属于重大疾病,它主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血管炎,以全身血管炎变为首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孩疾病。该病病因一向不明,多发于2~4岁孩子。川崎病对于儿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最大的危害就是损害心脏冠状动脉。
川崎病病愈后多久可以打疫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是好发于儿童的一种疾病,如果孩子得了川崎病的话,我们建议是在完全治愈一年左右再给孩子打疫苗,因为它是属于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如果孩子有免疫系统的问题的时候,尽量是不打疫苗的,因此当免疫系统逐渐的恢复正常之后再去打疫苗,此时可能会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并且疫苗才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川崎病跟新冠感染有关系吗?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跟新冠感染没有直接的关系。川崎病属于儿童时期常见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而新冠感染的发生是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属于急性感染性肺炎。但是川崎病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免疫力降低,如果家长平时没有帮助儿童做好护理措施,可能会增加受到感染的风险,提高新冠感染发生的几率。家长
8个月宝宝发烧到39度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8个月宝宝发烧到39度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特定疾病等。 1.感染性疾病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可能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神经中枢系统等。 2.非感染性疾病 如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等,也可能导致
宝宝特别容易发烧是什么原因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宝宝特别容易发烧可能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 1.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影响,从而导致发烧。 2.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发烧。 3.
孩子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孩子反复发烧可能与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结缔组织性疾病、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1.细菌性感冒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可能导致孩子畏寒、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并伴有反复发热。 2.病毒性感冒 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并伴有鼻塞、全身乏力等症状。 3.结缔组织性疾病 如
不典型川崎病是什么病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不典型川崎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疾病表现形式。 与典型川崎病相比,其症状可能不完全具备或表现不明显,比如发热可能并非持续高热,皮疹形态可能不典型等,这给诊断带来一定挑战。 由于症状的非典型性,往往需要综合多项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判断,如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冠状动脉是否有病变等,增加了准确诊断的难度。 因为症状
川崎症是什么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川崎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目前对于川崎症的确切病因仍在研究中,可能与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该病主要包括持续发热、皮疹、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等症状。发热多为高热且持续时间较长,皮疹形态多样,可随体温变化而出现或消退。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口唇充血干裂
川崎病是白血病的前兆吗
王武明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三甲
川崎病不是白血病的前兆。川崎病是日本川崎发现的一种传染病,可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川崎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没有特殊的治疗药物。目前抗病毒、增强免疫力、适当的使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患者能好转。而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有时也有发热、淋巴结肿大,但是没有皮疹。一般白细胞偏高进行骨髓穿刺、骨髓涂片的检查,能够明确诊断。
川崎病做什么检查
常红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川崎病又被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主要影响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为了确诊川崎病,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最主要的检查是心脏超声,其他的辅助检查有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1.心脏超声川崎病最主要的检查是心脏超声,通过心脏超声了解患儿冠状动脉有没有扩张。冠状动脉扩张及冠脉瘤的标准根据患儿年龄及
川崎病的治疗费用是多少
常红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川崎病的治疗费用,主要取决于患儿的体重,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是每公斤体重2克,如果患儿体重比较大,丙球费用就会高。目前2.5克的丙球是400多块钱一支。患儿体重要是60克,丙球的费用就可以达到2万元人民币。如果患儿还合并冠状动脉扩张、成瘤样扩张,甚至于形成冠状动脉瘤、血栓以及冠状动脉瘤破裂,此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心脏介入或者手术治疗,费用也无法
川崎病怎样才算康复了
宋凌云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患上川崎病后如果复查发现疾病主要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恢复到正常状态且孩子症状缓解,可以基本断定恢复到正常状态。川崎病从性质上考虑属于血管炎综合征,患病后要及时进行治疗,不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还需要按时进行复查。平时要监测孩子体温是否正常,在复查时也需要查看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伤。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体温通常在39到40摄氏度左右,并且临床上通过使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其次孩子会出现双眼睑结膜充血、会阴部出现皮疹以及口唇干燥、红肿、皲裂,同时还可能会出现杨梅舌等症状,孩子的颈部淋巴结通常会出现单侧或者双侧肿大,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的改变症状,比如冠状动脉瘤或者狭窄等。
川崎病有后遗症吗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川崎病有后遗症,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损伤,包括眼结膜充血、杨梅舌、口唇干裂,严重的会出现冠状动脉瘤和动脉扩张。一般选择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严重的川崎病可能会伴有冠状动脉瘤,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并且要定期的复查心脏彩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