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湿疹是内外因共同作用所致;体癣多呈环状红斑等表现,湿疹表现多样且对称分布边界不清;体癣真菌镜检可找菌丝或孢子,湿疹真菌镜检阴性;体癣抗真菌治疗,湿疹抗炎止痒对症治疗,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治疗用药等方面有相应考虑。
一、病因方面
体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这些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当人体皮肤有破损,或者接触到被皮肤癣菌污染的物品、与患有体癣的人或动物直接接触等情况时,就容易感染体癣。例如,在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场所接触到真菌而致病,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多汗等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湿疹:病因较为复杂,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还有自身的免疫功能异常等。外部因素有很多,如接触过敏原,常见的有花粉、尘螨、某些食物(如鱼虾、牛奶等);接触刺激性物质,像肥皂、洗涤剂、某些化学物品等;环境因素也有影响,比如气候变化、干燥的空气等。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接触过敏原的情况、皮肤长期处于不良环境等都与之相关。
二、临床表现方面
体癣:多呈环状或多环状的红斑,边缘清楚,略微隆起,红斑上有鳞屑,有的患者还可能伴有丘疹、水疱等。皮疹往往从一处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展,中心部位可能趋于消退,形成环形的外观。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表现相似,但儿童可能因为搔抓等情况导致皮疹形态不典型,不过基本的环状等特征可能还是存在。
湿疹:表现多样,急性期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会有渗出;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常有色素沉着。湿疹的皮疹多对称分布,边界一般不太清楚。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一定特点,儿童湿疹好发于头面部,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向四肢等部位发展;女性可能在一些特定部位如手部等更容易因接触刺激性物质而发病,男性也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生活方式中如果经常接触刺激性物质等会影响湿疹的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体癣:真菌镜检可找到菌丝或孢子,这是诊断体癣的重要依据。通过刮取病变部位的鳞屑等进行镜检,如果发现了真菌的菌丝或孢子,基本可以确诊为体癣。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差异不大,检查过程相对简单,儿童也可以进行该项检查。
湿疹: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排除其他类似疾病,一般真菌镜检是阴性的,血常规等检查可能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表现,但这些不是特异性的。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实验室检查的操作和结果判断没有明显因性别或年龄而有很大不同,儿童进行相关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等。
四、治疗原则方面
体癣:主要是抗真菌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如果病情较重,也可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需要按疗程进行,确保彻底杀灭真菌,防止复发。不同年龄患者用药选择有一定考虑,儿童一般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的外用抗真菌药物,避免口服抗真菌药物,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口服药物可能有较大风险;女性和男性在药物选择上差异不大,但要注意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等。
湿疹:治疗主要是抗炎、止痒等对症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择合适的药物,急性期无渗出时用炉甘石洗剂,有渗出时用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用糖皮质激素乳膏等;慢性期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乳膏或软膏等。同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儿童湿疹治疗更要谨慎,优先选择温和的药物,注意保湿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女性和男性在治疗上基本遵循相同原则,但要注意女性在选择外用药物时可能要考虑对美观的影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