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卵巢的炎症,发病部位为输卵管和卵巢,发病原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外源性病原体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内源性病原体如阴道内微生物群)及其他因素(宫腔操作后感染、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性生活卫生不良),临床表现有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紊乱、全身症状等,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育龄女性要及时诊治以防不孕不育等,老年女性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需重视,有妇科手术史女性术后要注意卫生,性生活活跃女性要注意性生活卫生降低发病风险。
1.发病部位及相关结构
输卵管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全长约10~14厘米,是精子与卵子结合的场所以及运送受精卵的通道;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器官,呈扁椭圆形,左右各一,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排卵、分泌甾体激素和多肽激素。当病原体侵犯输卵管、卵巢时,就会引发附件炎。
2.发病原因
病原体感染:
外源性病原体:主要是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在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者更容易感染。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后,细菌可沿黏膜上行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症。
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寄居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阴道菌群失调时,这些病原体可上行感染引发附件炎,比如女性在月经期、流产后或产后,身体抵抗力较低,此时内源性病原体容易趁机而入。
其他因素:
宫腔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导致病原体侵入引发附件炎。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波及输卵管、卵巢,引起附件炎症。例如,阑尾炎若延误治疗,细菌可蔓延至右侧附件,导致右侧输卵管卵巢炎。
性生活卫生不良: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不清洗外生殖器等,容易使病原体侵入生殖道,引发附件炎。
3.临床表现
症状:
腹痛:典型症状为下腹部疼痛,可一侧或两侧发病,疼痛程度不一,多为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疼痛加重。例如,慢性附件炎患者常常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或为隐痛,或为坠胀感。
阴道分泌物增多:患者阴道分泌物可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颜色可能发黄,伴有异味。
月经紊乱: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月经紊乱表现。
全身症状:急性附件炎患者可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慢性附件炎患者全身症状相对不明显,可能仅有低热、易疲劳等表现。
体征:
急性附件炎:妇科检查时可发现下腹部双侧或一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宫颈有举痛,附件区可触及压痛性包块。
慢性附件炎:妇科检查可触及输卵管增粗,伴有压痛,或可触及卵巢增大、有压痛等。
4.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附件炎可能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进而引起不孕不育。如果怀孕,还可能增加异位妊娠(宫外孕)的发生风险。所以育龄女性一旦怀疑有附件炎,应及时就医诊治,积极治疗以减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发生附件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但仍需重视,及时就医,避免炎症迁延不愈引发其他并发症。
有妇科手术史女性:这类女性本身存在宫腔操作后感染附件炎的风险,术后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一旦出现下腹部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附件炎等相关疾病。
性生活活跃女性:由于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是附件炎的重要病因之一,这类女性要注意性生活卫生,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附件炎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