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脑膜瘤通常可做微创手术,如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和显微镜下脑膜瘤显微切除术,适用情况及有相应优势,但儿童、老年人有不同禁忌及需特殊考虑,术后恢复及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老年人要加强基础疾病管理及防并发症。
一、适用情况及优势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膜瘤切除术
适用情况:对于位于颅底,尤其是蝶窦、鞍区等部位的良性脑膜瘤,如果肿瘤位置适合经鼻蝶入路,内镜手术有其独特优势。例如一些起源于蝶窦或向蝶窦内生长的良性脑膜瘤,通过鼻腔内镜进入,减少了面部切口,创伤相对较小。
优势:内镜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能够清晰观察到肿瘤与周围结构如视神经、颈内动脉等的关系,有助于更精准地切除肿瘤,同时面部无切口,外观影响小。
显微镜下脑膜瘤显微切除术
适用情况:对于大多数位置合适的良性脑膜瘤,显微镜下的显微切除是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比如大脑凸面、矢状窦旁等部位的良性脑膜瘤,只要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都可以考虑显微镜下的微创切除。
优势:显微镜能够提供高倍的清晰视野,利用显微器械可以精细地分离肿瘤与周围脑组织、血管等结构,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手术创伤相对传统开放手术明显减小,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二、手术禁忌及特殊情况考虑
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良性脑膜瘤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时需要特别谨慎。儿童的颅骨和脑组织处于发育阶段,手术需要更加精准地操作,以避免对颅骨生长和脑组织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在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器械时,要考虑儿童的解剖特点,尽量减少对颅脑生长结构的干扰。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等。在考虑微创手术时,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果患者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但如果患者全身状况能够耐受手术,且脑膜瘤位置适合微创手术,仍可考虑,只是需要在术前充分评估和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肿瘤特殊情况
肿瘤与重要结构关系紧密:如果良性脑膜瘤与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粘连紧密,即使是微创手术也可能面临较大风险。例如肿瘤与颈内动脉粘连严重,强行分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血管损伤,此时可能需要权衡手术的利弊。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先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如术前放疗使肿瘤缩小,与周围结构分离,再考虑微创手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肿瘤切除程度。
肿瘤巨大:对于非常巨大的良性脑膜瘤,虽然理论上可以尝试微创手术,但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因为巨大肿瘤可能会占据较大空间,周围解剖结构变形,内镜或显微镜下的视野可能受限,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的难度增加。此时可能需要综合评估,有时可能需要先通过其他辅助方式如穿刺抽吸等使肿瘤缩小后再考虑微创手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
三、术后恢复及注意事项
一般恢复情况
无论是哪种微创手术方式,术后患者的恢复相对传统开放手术较快。一般来说,术后几天患者的头痛等症状会逐渐缓解,切口愈合相对较快(内镜经鼻蝶入路的鼻腔切口愈合也较快)。但术后仍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如肢体活动、视力、嗅觉等情况,因为手术可能会对周围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儿童:术后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尤其是颅骨的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观察肿瘤有无复发以及颅脑发育情况。同时,要加强术后的护理,包括营养支持等,促进患儿身体恢复。
老年人:术后要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恢复进程。要注意定期为老年人翻身、拍背,鼓励其咳嗽咳痰,早期进行肢体活动等康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