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可导致意识、认知、运动、感觉、语言、情绪行为及癫痫等多方面障碍,婴幼儿与儿童成人表现有别,如婴幼儿意识障碍有嗜睡等表现,儿童成人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认知障碍包括记忆、注意力、思维能力异常;运动障碍有肢体瘫痪、协调障碍;感觉障碍涉及躯体和视觉;语言障碍有失语症和构音障碍;情绪行为异常在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还可引发癫痫发作。
儿童及成人:可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轻度意识障碍时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较迟钝,重度昏迷时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
认知障碍
记忆力:脑损伤后可能出现近期记忆力减退,难以记住新近发生的事情。例如儿童脑损伤后可能记不住刚学过的知识,成人则可能忘记刚刚发生的对话等。这是由于脑内负责记忆存储和提取的神经结构受损,影响了记忆功能。
注意力: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对于儿童来说,在学习或活动中难以保持专注;成人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如工作时容易遗漏细节等。因为脑损伤影响了大脑对信息的筛选和聚焦功能。
思维能力:可能出现思维迟缓、逻辑混乱等情况。例如脑损伤患者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时反应变慢,思考过程不连贯,难以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这与脑内神经递质传递和神经回路的损伤有关。
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瘫痪:可表现为单瘫、偏瘫、截瘫或四肢瘫等。婴幼儿脑损伤导致的肢体瘫痪可能表现为肌肉张力异常,如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肢体活动减少;儿童及成人则可出现明显的肢体无力,无法正常进行行走、持物等活动。这是因为脑内控制运动的神经通路受损,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
运动协调障碍: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如儿童在跑步、跳跃时容易摔倒,成人在拿东西时手的抖动等。这是由于小脑等参与运动协调的脑区受损,导致运动的平衡和精准度受到影响。
感觉障碍
躯体感觉:可能出现躯体不同部位的感觉减退或过敏,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异常。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对疼痛刺激反应不敏感或过度敏感;儿童及成人则能明确表述身体某部位有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这是因为脑内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影响了感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视觉障碍:部分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例如枕叶脑损伤可导致视觉中枢受损,引起视物模糊、视野范围缩小等。这是由于视觉相关的脑区受损,影响了视觉信号的处理和感知。
语言障碍
失语症:常见的有运动性失语(能理解语言,但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能流利表达,但不能理解语言)、混合性失语等。儿童脑损伤导致的语言障碍可能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如到了相应年龄不能正常说话;成人则出现原有的语言能力下降或丧失。这是因为脑内语言中枢受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
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语调异常等。患者能理解语言含义,但无法准确发出声音,这是由于控制发音的肌肉运动协调障碍,与脑内控制发音相关的神经结构受损有关。
情绪和行为异常
婴幼儿:可能出现哭闹不止、烦躁不安或过度安静、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等。这与脑损伤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影响了婴幼儿的情绪调节有关。
儿童及成人:可出现情绪波动大、易激惹、抑郁、焦虑等情绪改变,还可能出现异常行为,如冲动行为、攻击行为、刻板行为等。例如脑损伤后的儿童可能突然出现发脾气、破坏物品等行为,成人可能出现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等情况。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脑内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环路,导致情绪和行为的调控失衡。
癫痫发作
脑损伤后可能引发癫痫,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出现。婴幼儿癫痫发作可能表现为staring发作(短暂的意识丧失、目光凝视)、肢体抽搐等;儿童及成人癫痫发作形式多样,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全身抽搐、意识丧失)、部分性发作等。这是由于脑损伤导致脑内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