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瘙痒有臭味可能由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引起,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易发病,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妇科及阴道分泌物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治疗,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同。
一、阴道炎
(一)细菌性阴道炎
1.病因及机制:主要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侣、阴道灌洗等因素可增加发病风险。
2.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3.相关研究:有研究显示,阴道分泌物中胺试验阳性以及线索细胞阳性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重要依据,胺试验阳性即分泌物加氢氧化钾后有鱼腥味,线索细胞是指阴道脱落的表层细胞黏附大量加德纳菌等厌氧菌。
(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1.病因及机制: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常见诱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阴道内局部环境改变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
2.临床表现:外阴阴道瘙痒、灼痛,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部分患者有阴道异味。
3.相关研究:显微镜下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即可确诊,患者阴道pH多在4.0-4.7之间,一般小于4.5。
(三)滴虫性阴道炎
1.病因及机制: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经性交直接传播或间接传播,如公共浴池、浴盆、游泳池、坐式马桶等。
2.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3.相关研究:阴道毛滴虫检查是确诊依据,可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活动的滴虫,患者阴道pH多在5.0-6.5之间。
二、其他可能疾病
(一)宫颈炎
1.病因及机制:病原体感染是主要原因,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也可由化学物质刺激、机械性刺激或损伤等引起。
2.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也可出现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等,部分患者有异味。
3.相关研究: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宫颈管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宫颈管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中性粒细胞>30/高倍视野可作为诊断参考。
(二)子宫内膜炎
1.病因及机制:多由产后、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等引起,病原体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临床表现: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可伴有月经异常等。
3.相关研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妇科检查子宫有压痛等,宫腔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体。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妊娠期女性
1.影响: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更容易发生阴道瘙痒有臭味的情况,如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在妊娠期发病率增高。
2.注意事项:妊娠期女性出现阴道瘙痒有臭味时,应谨慎用药,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因为不当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二)糖尿病患者
1.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增高,适合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容易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出现阴道瘙痒有臭味等症状。
2.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出现阴道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同时进行阴道相关检查,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阴道疾病的治疗,且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当出现阴道瘙痒而且有臭味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等,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同,如细菌性阴道炎多采用抗厌氧菌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采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或全身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