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血糖会使肾脏微血管病变、破坏其正常结构功能,年龄大、男性、不控制饮食缺乏运动、有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因高血糖引发该病;高血压增加肾脏血管压力、影响血液供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加重肾损害,老年、有不良生活方式及家族史的患者风险更高;遗传因素使部分基因异常者对该病易感,家族中有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血脂异常会导致肾脏血管狭窄硬化,老年、饮食不健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血脂异常进而增加患病几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会损伤肾脏,肥胖、长期熬夜压力大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病。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注意提示。
一、高血糖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持续升高的血糖会使肾脏内的血管和组织长期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导致肾脏微血管发生病变。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这些产物会沉积在肾脏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等部位,破坏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高血糖的耐受性更差,肾脏更容易受到损伤。男性糖尿病患者相对女性,可能由于生活方式等因素,如吸烟、饮酒比例较高,在高血糖影响下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可能略高。生活中不控制饮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难控制在正常范围,患糖尿病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本身遗传因素加上高血糖的作用,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更大。
二、高血压
高血压会增加肾脏血管的压力,导致肾脏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正常代谢。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合并高血压,两者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出现高血压,从而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长期精神紧张、大量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高血压,进而引发糖尿病肾病。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几率更高,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
三、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某些基因的异常可能使患者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易感性。家族中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人群,即使血糖控制相对较好,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也可能高于无家族史者。不同性别和年龄在遗传因素影响下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差异相对较小,但如果家族中女性患者较多,女性后代患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可能会有所增加。
四、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异常的血脂会在肾脏血管壁沉积,形成脂质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和硬化,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和功能。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血脂代谢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长期高脂肪、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更为常见,进而增加肾脏损害的几率。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血脂异常,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也会提高。
五、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增强的情况。过多的自由基会损伤肾脏细胞和组织,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导致肾脏局部炎症反应,破坏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身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更为明显,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更大。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糖尿病患者,会进一步加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增加肾脏病变的风险。
温馨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更要密切关注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男性糖尿病患者若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应尽量戒除或减少。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孕期要特别注意血糖控制,避免对肾脏造成额外负担。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有糖尿病或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定期体检。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使用肾毒性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