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不一定会出血,其出血情况与类型(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孕周、孕妇活动、病史(多次刮宫、剖宫产史、生殖道感染)、是否高龄、是否多胎等多种因素相关,孕妇需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异常出血及时就医。
一、前置胎盘的类型与出血情况关联
1.完全性前置胎盘:
完全性前置胎盘又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时间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即可出现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出血频率较高、量较多。这是因为随着子宫下段逐渐伸展,宫颈内口扩张,附着于此处的胎盘不能相应伸展,导致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发生错位剥离,从而引起出血。例如,有研究表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在孕晚期发生大量阴道出血的风险明显高于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
2.部分性前置胎盘:
部分性前置胎盘是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其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之间。出血时间一般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程度因胎盘覆盖宫颈内口的面积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初次出血时间较晚,出血量相对完全性前置胎盘较少,但也有随时发生大量出血的可能。
3.边缘性前置胎盘:
边缘性前置胎盘是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到达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多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才出现阴道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多为少量阴道流血,偶尔也可发生大量出血。这是由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子宫下段扩张,边缘性前置胎盘处的胎盘与子宫壁发生分离,导致出血,但相对完全性和部分性前置胎盘,剥离面积较小,所以出血相对较少。
二、影响前置胎盘出血的其他因素
1.孕周因素:
对于孕周较小的前置胎盘孕妇,如孕28周前,胎盘可能会随着子宫的增大而发生位置上的改变,部分边缘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有可能转变为正常位置胎盘,此时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是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周较小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出血,因为胎盘已经完全覆盖宫颈内口,随着子宫的生长,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相对固定,出血风险依然存在。
随着孕周增加,子宫下段逐渐形成并伸展,前置胎盘出血的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
2.孕妇活动情况:
孕妇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时,子宫收缩频率增加,会加重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错位剥离,从而增加出血的可能性。例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孕妇,或者在孕期进行了剧烈运动如快跑、跳绳等,发生前置胎盘出血的几率比活动量较小的孕妇要高。
孕妇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也会使子宫下段承受的压力增加,容易引起前置胎盘处的出血。
3.孕妇病史因素:
有多次刮宫史、剖宫产史等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子宫内膜受损,再次妊娠时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增加,且这类孕妇发生前置胎盘出血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因为子宫手术史会导致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为了摄取足够的营养,会增大面积,从而更容易覆盖宫颈内口或靠近宫颈内口,增加出血风险。
有生殖道感染的孕妇,炎症会刺激子宫,引起子宫收缩,同时炎症也可能影响胎盘的血供和着床位置,导致前置胎盘出血的几率上升。
三、特殊人群情况
1.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相对较高,而且高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出血时,由于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对出血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发生大量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比年轻孕妇更高。同时,高龄孕妇的子宫修复能力相对较弱,产后出血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2.多胎妊娠孕妇:
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更容易发生前置胎盘,而且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子宫下段伸展更明显,胎盘出血的几率也会增加。多胎妊娠的前置胎盘孕妇在孕期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因为一旦发生出血,可能会影响多个胎儿的健康。
总之,前置胎盘不一定一定会出血,其出血情况与前置胎盘的类型、孕周、孕妇活动情况、病史等多种因素相关,孕妇需要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如有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