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后不同年龄段会出现多种症状,意识障碍方面婴幼儿有嗜睡、昏迷等,儿童及成人有意识模糊、昏迷等;认知障碍婴幼儿表现为对周围环境认知落后,儿童及成人有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减退等;运动障碍婴幼儿有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儿童及成人有瘫痪、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等;感觉障碍婴幼儿对刺激反应异常,儿童及成人有感觉减退、过敏、异常等;言语障碍婴幼儿语言发育落后,儿童及成人有失语症、构音障碍等;癫痫发作各年龄段形式多样;头痛各年龄段表现不同;呕吐婴幼儿可呈喷射性,儿童及成人也可出现。
儿童及成人:轻者为意识模糊,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重者为昏迷,按照昏迷程度又可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浅昏迷时患者随意运动丧失,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无反应,但对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存在;中昏迷时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脉搏、血压可有改变;深昏迷时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认知障碍
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落后于同龄儿,如半岁后仍不能注视人脸和追视物体,1岁后仍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等。
儿童及成人:可出现记忆力减退,难以记住新的信息或过去的经历;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对某一事物的专注;思维能力下降,表现为理解、分析、判断等能力减退,例如不能正确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不能理解复杂的语言指令等。
运动障碍
婴幼儿:新生儿脑损伤可能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如3个月仍不能抬头,4个月不能伸手抓物等;肢体肌张力异常,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受限;或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无力。
儿童及成人:可出现瘫痪,分为单瘫(单一肢体无力)、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截瘫(双下肢无力)等不同类型;还可出现不自主运动,如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等;肌张力异常也较为常见,肌张力增高可表现为肌肉僵硬,被动活动肢体时阻力增加;肌张力减低则表现为肌肉松软,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感觉障碍
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对痛觉、触觉、温度觉等刺激的反应异常,如对疼痛刺激反应过度或迟钝,对触摸的敏感度降低等。
儿童及成人:可出现感觉减退,即对各种感觉刺激的感受性降低;也可出现感觉过敏,对一般强度的刺激产生强烈的感觉体验;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刺痛感、蚁走感等。
言语障碍
婴幼儿:新生儿脑损伤可能在语言发育方面落后,如1岁后仍不能发出咿呀声,2岁后不能说出简单的单词等。
儿童及成人:可出现失语症,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如Broca失语,主要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非口语表达较好)、语言理解障碍(如Wernicke失语,主要表现为理解障碍,口语表达流利但内容杂乱无章)等;还可出现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不能准确发出某些音节。
癫痫发作
各年龄段:脑损伤后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发作形式多样,包括全身性发作,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收缩后出现阵挛)、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正在进行的活动中断,双眼凝视)等;部分性发作,如单纯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等)、复杂部分性发作(可伴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等)。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脑损伤的程度和部位而异。
头痛
各年龄段:脑损伤后可能出现头痛,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难以安抚;儿童及成人则可主诉头部胀痛、刺痛、跳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头痛程度可轻可重,可能与脑损伤导致的颅内压变化、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呕吐
婴幼儿:脑损伤时可能出现呕吐,尤其是伴有颅内压增高时,呕吐可呈喷射性,即呕吐物呈直线样从口中喷出,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
儿童及成人:也可出现呕吐,可能是由于脑损伤引起颅内压改变、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