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有多种症状表现,在肾脏功能相关方面,可致尿量异常(儿童尿量减少、成人夜尿增多或无尿等)、出现蛋白尿;全身症状有水肿(眼睑、全身等部位)、高血压、贫血;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儿童会有生长发育迟缓,患者均可能有腰痛等。
一、肾脏功能相关症状
尿量异常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肾萎缩可能导致尿量变化。儿童肾萎缩时,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滤过等功能下降,使得生成的尿液量减少。而成年人肾萎缩也可能出现尿量改变,有的表现为尿量减少,有的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情况,这是由于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了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从生活方式角度看,长期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使肾萎缩患者的尿量异常情况更明显。有肾脏病史的患者,本身肾脏基础就差,肾萎缩时尿量异常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无尿情况,这是肾萎缩发展到较为严重阶段的表现,肾脏几乎失去了滤过等基本功能,导致尿液生成完全停止。
蛋白尿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肾萎缩患者,都可能出现蛋白尿。尿液中可检测到蛋白质,这是因为肾萎缩时肾小球等肾脏结构受损,其滤过屏障功能发生障碍,原本不能透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在年龄方面,儿童肾萎缩出现蛋白尿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丢失会导致营养物质流失;成年人则可能出现乏力等症状,长期蛋白尿还可能加重肾脏损伤。生活方式上,过度劳累等可能使肾萎缩患者的蛋白尿情况加重,有肾脏病史的患者蛋白尿更难控制。
二、全身症状
水肿
肾萎缩患者常出现水肿症状。水肿可发生在不同部位,比如眼睑水肿,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肾脏对水钠代谢的调节功能失常,水分在体内潴留,首先在组织疏松的眼睑部位积聚。对于儿童肾萎缩患者,水肿可能影响其外观,引起家长重视,而且水肿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活动,因为水肿部位可能有不适感。成年人水肿可能会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比如下肢水肿会导致行走困难等。从病史角度看,有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肾萎缩时水肿出现更早且更易加重,生活方式中长期久坐等可能使下肢水肿情况更明显。
还可能出现全身性水肿,表现为身体低垂部位(如双下肢)明显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导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情况,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等。
高血压
肾萎缩患者易出现高血压。这是因为肾脏受损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血压升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肾萎缩出现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也需要引起重视,因为高血压可能影响儿童的血管和心脏发育等;成年人肾萎缩出现高血压较为常见,长期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会加重高血压情况,有肾脏病史的患者本身存在肾脏功能异常,更容易在肾萎缩时出现高血压且控制难度增大。
贫血
肾萎缩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状。肾脏可以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萎缩时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儿童肾萎缩出现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成年人则会出现面色萎黄、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在病史方面,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肾萎缩时贫血可能更严重,生活方式中营养不良等可能会加重贫血症状。
三、其他伴随症状
腰痛
肾萎缩患者可能出现腰痛症状。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表现为隐痛,有的可能是胀痛等。儿童肾萎缩出现腰痛时可能表述不清楚,但会有哭闹等异常表现,需要家长仔细观察;成年人则可以明确表述腰部的不适。从发病原因看,肾萎缩导致肾脏体积缩小,包膜受到牵拉等可能引起腰痛,有腰部外伤等病史的患者肾萎缩时腰痛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久坐等可能诱发或加重腰痛症状。
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肾萎缩)
儿童肾萎缩时,除了上述一些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因为肾脏功能受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营养物质的吸收等多方面,从而影响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以及智力发育等。例如,身高增长速度低于同龄人,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等,这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及时发现肾萎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