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胶质瘤前期有多种症状,神经系统方面有颅神经受损表现如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受累,还有锥体束征表现为肌力减退和肌张力异常;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有头痛(早期间歇性、随病情加重变持续,儿童表现隐晦)和喷射性呕吐(婴幼儿易被误认消化系统问题);其他症状包括视力改变如视野缺损、视力下降,部分类型有内分泌功能紊乱表现如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尿崩症等,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一、神经系统症状
颅神经受损表现
动眼神经受累:儿童较为常见,可出现眼睑下垂,表现为上眼皮无法正常抬起,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眼球运动障碍,如眼球不能向上、向下或向内、向外顺利转动等。这是因为脑干内与动眼神经相关的神经核团或神经纤维受到肿瘤影响,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肿瘤对颅神经的影响可能更早出现症状,且可能随着肿瘤生长逐渐加重。
外展神经受累:可引起复视,即看东西重影。患者会感觉一个物体变成两个,这是因为外展神经支配的眼外肌运动受限,双眼运动不协调所致。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症状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而复视表现不典型,需家长密切观察孩子视物情况。
面神经受累:可出现面部肌肉无力,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活动受限,如不能正常皱眉、闭眼、鼓腮等。对于成年患者,可能能较明确表述面部不适,但儿童可能仅表现为流口水等相对不典型症状。
锥体束征
肌力减退:肿瘤影响脑干内锥体束时,会导致肢体肌力下降。比如下肢肌力减退时,患者行走可能出现不稳,容易摔倒;上肢肌力减退则会影响拿取物品等精细动作。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会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如不能按时达到相应的坐、站、走等运动里程碑。对于成年患者,可能会自觉肢体无力,活动耐力下降。
肌张力异常: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也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活动时缺乏正常的阻力感。不同年龄人群中,肌张力异常的表现形式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可能因肌张力异常影响运动功能发育,成年患者则可能影响日常的肢体活动和平衡能力。
二、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头痛
特点:早期可能为间歇性头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随着肿瘤生长,头痛可能逐渐加重且变为持续性。儿童患者可能不会准确描述头痛性质,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用手抓头等。这是因为肿瘤占据颅内空间,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及周围神经组织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患者头痛表现的差异与神经系统发育程度和表达能力有关,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头痛表现更隐晦。
呕吐
表现:多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关系不大,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对于婴幼儿患者,可能表现为频繁吐奶,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消化系统问题而忽视,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三、其他症状
视力改变
视野缺损:肿瘤影响视觉传导通路时,可出现视野缺损。例如,患者可能出现一侧或双侧视野范围缩小,不能看到周边物体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视野缺损的发现方式不同,成年患者可能通过视力检查等发现,儿童患者则可能因不能准确表述而较难早期发现,需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来排查。
视力下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视力逐渐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失明。这是因为视觉传导相关结构受到肿瘤侵犯,影响了视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内分泌功能紊乱(部分类型)
生长发育迟缓:对于儿童患者,若脑干胶质瘤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轴相关结构,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生长曲线。这是因为下丘脑是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部位,垂体是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肿瘤侵犯这些部位会干扰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
尿崩症:表现为尿量明显增多,每日尿量可达数千毫升,同时伴有口渴、多饮等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影响了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或运输,导致抗利尿激素缺乏或作用障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出现多尿、多饮表现。
脑干胶质瘤前期症状多样,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一定差异,当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