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肾病综合征有水肿(儿童晨起眼睑颜面水肿、成人下肢凹陷性水肿等)和蛋白尿(尿液泡沫多不易散等)表现,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血液检查(血清白蛋白等)、肾功能检查(肌酐尿素氮等),需与其他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病综合征鉴别,儿童患者家长要记录表现并及时就医,成人患者要注意休息配合检查。
一、可能肾病综合征的相关表现
(一)水肿表现
1.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儿童可能更易出现眼睑、颜面部位的水肿,晨起时较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波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等。成人也会有水肿情况,一般从下肢开始出现凹陷性水肿,与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性别对此类水肿表现影响不大,但不同年龄段水肿程度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等有所不同。
2.生活方式关联:如果患者长期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水肿表现,因为过多盐分摄入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程度。
(二)蛋白尿表现
1.尿液外观:患者尿液中可出现较多泡沫,且泡沫较长时间不易消散,这是因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使尿液表面张力改变所致。不同年龄人群尿液泡沫表现无本质区别,但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需家长留意其尿液情况。
2.病史相关:如果患者既往有肾脏相关疾病病史,如肾炎等,出现蛋白尿更要警惕肾病综合征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
二、可能肾病综合征的检查项目及意义
(一)尿常规检查
1.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通过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检测其中蛋白质含量,能明确蛋白尿程度。儿童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时需家长协助,确保收集准确。
2.尿沉渣镜检:可观察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等有形成分情况,若合并血尿等情况,需进一步排查其他肾脏问题,但肾病综合征患者尿沉渣镜检主要以蛋白尿表现为主。
(二)血液检查
1.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0g/L,同时伴有高脂血症等,结合蛋白尿情况有助于诊断肾病综合征。不同年龄人群血清白蛋白正常范围有差异,儿童血清白蛋白正常水平相对成人稍低,但低于正常范围下限需警惕。
2.血脂: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出现高脂血症,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这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等因素有关,通过血脂检查可辅助诊断。
(三)肾功能检查
1.肌酐、尿素氮:早期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可能无明显异常,但随着病情进展,肌酐、尿素氮可能会升高,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肾功能正常指标不同,儿童肾功能处于发育阶段,需结合年龄判断是否异常。
三、可能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一)与其他肾小球疾病鉴别
1.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先有链球菌感染史,起病较急,除蛋白尿、水肿外,常有血尿、高血压等表现,与肾病综合征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表现有区别,通过病史询问、相关检查动态变化可鉴别。
2.过敏性紫癜肾炎:有过敏性紫癜病史,如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等表现,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需与肾病综合征鉴别,可通过病史及肾脏病理检查等明确。
(二)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鉴别
1.糖尿病肾病:有糖尿病病史,一般病程较长,先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为大量蛋白尿,可通过血糖检测、肾脏病理等鉴别,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时需警惕糖尿病肾病导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能。
2.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多见于育龄女性,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系统受累表现,如面部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等,肾脏受累时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肾脏病理等可鉴别。
四、温馨提示
(一)儿童患者
儿童出现可能肾病综合征表现时,家长要注意记录水肿出现的时间、范围变化,尿液泡沫情况等,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在就医过程中要配合医生,如实提供儿童的病史、生活习惯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的准确描述有助于医生诊断。
(二)成人患者
成人若发现有水肿、蛋白尿等可能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累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上述的尿常规、血液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以便明确诊断,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在检查前要注意饮食等方面的准备,如尿常规检查可能需要空腹等,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