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需从多方面进行管理,一是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高血压者用ACEI、ARB等药控压,糖尿病者严格控血糖并选合适降糖药;二是合理饮食,依肾功能阶段调整蛋白质摄入,限制磷摄入;三是避免肾毒性因素,慎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感染;四是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儿童患者监测更要重视。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不全进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伴有高血压的肾功能不全患者,需积极控制血压。多项研究表明,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一般情况)有助于保护残存肾功能。例如,降压药物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不仅能降压,还具有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作用,适用于大部分肾功能不全患者,但需注意监测血钾及血肌酐水平,避免血钾过高及血肌酐短期内大幅上升,在老年患者中使用时要更谨慎评估其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患者肾功能本身可能随年龄减退,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下降。
2.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是肾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尽量控制在7%以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高血糖会持续损伤肾脏血管和肾小球,良好的血糖控制能从源头上减少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如二甲双胍在肾功能轻度不全时可谨慎使用,但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时需避免,而胰岛素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合理应用,妊娠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胰岛素使用需更精准调整,以保障母婴安全及肾功能保护。
二、合理饮食管理
1.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不全的不同阶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质蛋白,优质蛋白主要包括瘦肉、鸡蛋、牛奶等,这样既能满足身体基本需要,又可减少含氮代谢废物的产生,减轻肾脏负担;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蛋白质摄入需更严格,可进一步降低至每天每公斤体重0.4-0.6克左右,同时可补充α-酮酸制剂,以保证机体营养。对于儿童肾功能不全患者,蛋白质摄入需根据年龄、肾功能程度等综合调整,要在保证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蛋白质总量,避免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指标。
2.限制磷摄入: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磷减少,易导致高磷血症,高磷血症会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进一步损害肾脏。所以要限制磷的摄入,每日磷摄入量应控制在800-1000毫克以下,避免食用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大部分海鲜等,可选择低磷食物,如精白米、精白面等,同时可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等,但在老年患者中使用磷结合剂要注意胃肠道反应及血钙水平,避免高钙血症等并发症。
三、避免肾毒性因素
1.慎用肾毒性药物:许多药物具有肾毒性,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会抑制肾脏前列腺素合成,影响肾脏血流灌注,加重肾功能不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也有明显肾毒性,能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给患者用药时,要详细询问用药史,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须使用时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或选择替代药物,在儿童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更要严格禁止使用有明确肾毒性的药物,因为儿童肾脏发育未成熟,对肾毒性药物更敏感。
2.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肾功能不全加重的常见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患者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有效治疗,选用对肾功能影响小的抗生素等药物,对于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后病情变化较快,要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儿童患者感染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易扩散且对肾脏影响可能更迅速。
四、定期监测肾功能
定期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情况。一般建议肾功能不全患者每1-3个月检测一次肾功能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肾功能的微小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使用肾毒性药物后、基础疾病加重等,要增加监测频率。在儿童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定期监测尤为重要,因为儿童肾功能处于不断发育变化中,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能及时干预,保障儿童肾功能正常发育及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