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多无明显不适,病理性可表现为下腹疼痛(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样,程度各异,与年龄相关及生活方式有关)、腰骶部酸痛(盆腔病变刺激神经末梢所致,孕期、老年女性需警惕特殊情况)、白带异常(量增多、性状改变,不同年龄表现有别)、月经紊乱(周期改变、月经量变化,育龄期有性生活者需排查妊娠相关疾病)、全身症状(严重感染时发热、机体炎症反应致乏力)。
一、生理性子宫盆腔积液的症状表现
生理性子宫盆腔积液多发生在女性排卵期或早孕期,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通常是在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这是因为排卵期卵泡破裂,卵泡液会积聚在盆腔最低处;早孕期少量积液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机体可自行吸收,所以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患者主观的不适感觉。
二、病理性子宫盆腔积液的症状表现
(一)下腹疼痛
1.疼痛特点
患者可感觉下腹部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样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较轻,仅在劳累后或长时间站立时稍有感觉,有的则较为明显,影响日常活动。例如一些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病理性盆腔积液患者,炎症刺激盆腔腹膜,会引起下腹疼痛,且在性生活后、月经前后疼痛可能会加重。
对于年龄较小的女性,如青春期女性出现病理性盆腔积液伴下腹疼痛,需考虑是否有盆腔炎症等情况,因为青春期女性若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容易发生生殖道感染进而引发盆腔炎症导致积液。而对于育龄期女性,除了盆腔炎,还需考虑异位妊娠等情况,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时,会有下腹撕裂样疼痛伴盆腔积液。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女性,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盆腔局部的炎症等情况可能更容易发生,从而增加病理性盆腔积液导致下腹疼痛的风险。而经常运动的女性,身体免疫力相对较高,发生病理性盆腔积液的几率可能相对较低。
(二)腰骶部酸痛
1.表现及原因
患者会出现腰骶部的酸痛感,这是因为盆腔内的炎症等病变刺激了腰骶部的神经末梢。例如盆腔炎性疾病累及盆腔的结缔组织等,炎症因子刺激可传导至腰骶部,引起酸痛。
在孕期的女性如果出现病理性盆腔积液伴腰骶部酸痛,需要警惕是否有先兆流产等情况,因为孕期盆腔的变化可能因积液等因素影响到腰骶部的神经肌肉等组织。对于老年女性出现腰骶部酸痛伴盆腔积液,要考虑是否有盆腔的肿瘤性病变等,需要进一步检查排查。
(三)白带异常
1.白带量的变化
病理性盆腔积液常伴有白带量增多的情况。比如盆腔炎性疾病时,炎症刺激宫颈和阴道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白带量较平时明显增多。
不同年龄的女性白带异常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白带增多伴盆腔积液,要考虑是否有阴道炎等下生殖道感染上行导致盆腔炎症的可能;绝经后女性白带异常伴盆腔积液,则需警惕恶性肿瘤等情况,因为绝经后女性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或肿瘤性病变引发盆腔积液和白带异常。
2.白带性状的改变
白带可能变得黏稠、发黄,甚至伴有异味。如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白带,可能呈现脓性,有臭味。而如果是盆腔结核引起的病理性盆腔积液,白带可能会呈水样且伴有血丝等改变。
(四)月经紊乱
1.月经周期改变
部分病理性盆腔积液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的紊乱,如月经提前或推迟。例如盆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影响盆腔的正常生理环境,从而干扰月经周期,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律。
对于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女性,月经周期改变伴盆腔积液,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妊娠相关疾病,如异位妊娠等,需要进行妊娠试验等检查来排查。
2.月经量变化
月经量可能增多或减少。盆腔的一些占位性病变导致的病理性盆腔积液,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等,从而引起月经量的改变。比如盆腔的子宫肌瘤引起盆腔积液时,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
(五)全身症状
1.发热
当病理性盆腔积液是由严重的感染引起时,如急性盆腔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8℃以上,伴有寒战等表现。
对于儿童患者出现盆腔积液伴发热,需要高度警惕是否有盆腔的感染性疾病,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容易扩散,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2.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精神状态较差。这是因为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消耗较多能量,加上发热等情况,会导致身体虚弱、乏力。例如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长期存在盆腔积液,同时伴有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