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眼部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如合理用眼时长和注意环境湿度,注意眼部卫生如正确清洁和避免感染,保证饮食均衡摄入富含营养食物,定期眼部检查包括成人和儿童定期检查,以预防干眼症等眼部问题。
一、改善生活习惯
1.合理用眼时长
成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易引发干眼症,成人应遵循20-20-20规则,即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需眺望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秒。对于从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工作的人群,如文案工作者等,每工作1小时左右应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闭目养神、远眺等方式放松眼部。
儿童:儿童使用电子设备需严格控制时间,学龄前儿童每次不超过15分钟,学龄儿童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在孩子学习时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照明,避免在昏暗环境下看书、写字等。
2.注意环境湿度
室内环境:干燥的环境会加速泪液蒸发,导致干眼症。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尤其是在空调房、暖气房等干燥环境中。对于居住在气候干燥地区的人群,更要注重室内湿度的调节。
特殊人群:老年人皮肤和黏膜的水分含量相对较少,且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对环境湿度变化更为敏感,更应注意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所处环境湿度也需维持在适宜范围,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对其眼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注意眼部卫生
1.正确清洁眼部
日常清洁:要注意眼部的清洁,但应避免过度清洁。用干净的温水轻轻清洗眼部,可去除眼部的灰尘、分泌物等。卸妆时,对于眼部化妆品的卸妆要轻柔,避免用力揉搓眼部。
特殊人群: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要严格按照隐形眼镜的护理规范进行清洁和护理。佩戴前要洗净双手,佩戴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污染镜片。老年人由于眼部肌肉功能减退,清洁眼部时动作要更加轻柔,防止损伤眼部组织。婴幼儿的眼部清洁需由家长协助,使用柔软的干净棉球蘸取适量温水轻轻擦拭眼部,注意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擦拭,避免交叉感染。
2.避免眼部感染
防止传染:在流感高发季节或周围有人患眼部感染性疾病时,要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洗脸盆等个人物品,防止眼部感染引发干眼症相关问题。
特殊情况: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眼部感染等问题,更要格外注意眼部卫生,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做好眼部的清洁和防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眼部并发症。
三、保证饮食均衡
1.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
维生素类:维生素A对维持眼部黏膜的健康非常重要,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部组织,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功效,坚果、植物油等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
Omega-3脂肪酸: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眼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可降低干眼症的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孕妇在孕期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上述营养素,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眼部发育的需求。哺乳期女性同样需要充足的营养摄入,通过乳汁为婴儿提供眼部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保证各类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可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来获取充足的营养,促进眼部健康发育。
四、定期眼部检查
1.成人定期检查
常规检查:成年人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包括眼压、视力、泪液分泌等项目的检查。对于有眼部不适症状或有干眼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使用电子设备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等,应缩短检查间隔时间,以便早期发现干眼症并及时干预。
特殊人群: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除了常规眼部检查外,还需重点检查角膜的健康状况,因为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可能会对角膜造成一定影响。有家族性眼部疾病史的人群,要更加密切关注眼部健康,定期进行针对性的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遗传相关性眼部疾病并采取预防措施。
2.儿童定期检查
早期筛查:儿童应在出生后定期进行眼部筛查,3岁左右进行首次全面眼部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状态、眼部结构等检查。对于有斜视、早产等高危因素的儿童,要提前进行眼部检查,并根据医生建议增加检查频率。通过早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眼部发育异常等问题,如先天性泪道阻塞等,以便早期干预,预防干眼症等眼部问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