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外斜视怎么诊断

来源:民福康

共同性外斜视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眼部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需了解一般情况、斜视相关症状;眼部检查有视力、屈光、眼位、眼球运动、双眼视功能等检查;影像学检查对复杂情况或怀疑有病变者行眼眶CT或MRI检查,各检查从不同方面为诊断共同性外斜视提供依据。

一、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

询问患者的年龄,不同年龄阶段共同性外斜视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婴幼儿时期发病的共同性外斜视可能与视觉发育等因素关系密切;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发病的共同性外斜视则可能与屈光不正等有关。同时要了解患者的性别差异,虽然没有绝对的性别倾向,但不同性别在一些诱发因素上可能有不同表现。还要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如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可能增加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病风险。另外,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眼部疾病史、眼部外伤史、全身疾病史等,全身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影响眼外肌的功能从而导致共同性外斜视。

2.斜视相关症状

询问患者是否有视物重影的情况,这是共同性外斜视常见的症状之一。儿童可能难以准确表达视物重影,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频繁揉眼、歪头视物等表现。还要询问斜视出现的时间,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逐渐出现的。如果是后天出现,要了解是否有诱因,如发热、头部外伤等。

二、眼部检查

1.视力检查

进行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了解患者的视力情况。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可能存在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或散光等,通过视力检查可以初步发现屈光不正的情况。例如,远视性屈光不正可能导致调节性共同性外斜视,近视性屈光不正也可能对眼位产生影响。

2.屈光检查

进行散瞳验光,准确测量患者的屈光度数。散瞳验光可以排除调节因素对屈光度数的影响,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调节性共同性外斜视非常重要。如果验光发现有明显的屈光不正,需要进一步评估屈光不正与斜视的关系。

3.眼位检查

角膜映光法:让患者注视33cm和5m处的灯光,观察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如果反光点位于角膜中央,则为正位眼;如果反光点偏离中央,在33cm处检查时,反光点位于颞侧,提示外斜视;在5m处检查时,反光点偏离中央的程度可以初步判断斜视度的大小。

遮盖-去遮盖试验:遮盖患者一眼,然后去掉遮盖,观察另一眼的运动情况。如果去掉遮盖后,被遮盖眼出现眼球运动,向正位眼位移动,则为隐斜视;如果去掉遮盖后,被遮盖眼迅速向正位转动,提示显斜视。同时可以判断是恒定性外斜视还是间歇性外斜视。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其配合情况,可通过玩具等吸引患儿注意力来更好地进行检查。

三棱镜加遮盖试验:精确测量斜视度。让患者注视视标,将三棱镜放在一只眼前,逐渐增加三棱镜度数,直到双眼保持正位,此时三棱镜的度数就是斜视度。这种方法对于准确判断共同性外斜视的度数非常重要,尤其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精确的斜视度测量是手术方案制定的关键依据。

4.眼球运动检查

检查六方向的眼球运动,观察眼外肌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眼球运动在各个方向上一般是对称的,但是如果存在眼外肌麻痹等情况则会有不同表现。通过眼球运动检查可以排除限制性斜视等其他类型的斜视,因为共同性外斜视的眼球运动是不受限的。对于儿童患者,要耐心引导其按照检查要求转动眼球。

5.双眼视功能检查

立体视检查:常用立体视觉检查图,如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等。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往往存在双眼视功能异常,立体视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情况。如果立体视功能受损,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影响,如驾驶等需要良好立体视功能的活动。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选择合适的立体视检查方法,低龄儿童可能需要简单的立体视检查图。

同时视检查:通过同时视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同时视功能。如果同时视功能缺失,会影响双眼视觉的形成。

三、影像学检查

1.眼眶CT或MRI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情况或怀疑有眼部、颅内病变导致共同性外斜视的患者,需要进行眼眶CT或MRI检查。眼眶CT可以了解眼外肌的形态、厚度等情况,是否存在眼外肌肥大等异常。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发现颅内病变等可能影响眼外肌功能的因素。例如,颅内肿瘤等病变可能压迫神经,导致眼外肌运动异常从而引起共同性外斜视。对于儿童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等问题,尽量采用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检查参数和方法。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外斜视
外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功能出现异常,使得患者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怎么做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笔尖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或者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注视着笔尖或者指指尖,然后逐渐缩短笔尖或指尖和眼睛的距离。每天训练两次,每次训练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帮助矫正外斜视。二、正位视训练。首先是面对镜子找到双眼的正位,捕捉到双眼正位后看向远处,当可以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视线集中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也可以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集中注视笔尖或者指间,然后将手指或者笔向眉心处移动。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五到十分钟,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外斜视的情况就会得到好转。二、正位视训练。让自己的眼睛保持
间歇性外斜视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会自愈,需要及时进行矫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力逐渐发育成熟,此时再进行矫正则会影响到预后。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考虑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导致,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可能会复发。对于斜视度数较小的患儿,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治疗、弱视治疗、三棱镜
眼睛是外斜视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先天性的外斜视,在出生后以及1岁以内,不伴随其他眼部或者全身的异常情况,一般是恒定性的,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如果是共同性外斜视,如果斜视的度数小,可以通过佩戴负镜或者辐辏训练,但是如果斜视度数大于30度,由于辐辏能力已经不能控制外斜视,一般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应该注意眼部卫生,遵医嘱按时使用眼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外斜视症状比较轻微,斜视度数比较小,可以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进行集合训练,用手握住一只铅笔或圆珠笔,笔尖朝上,然后将手平举放在眼前,再慢慢往前推移。往前推移过程中,双眼应该盯着笔尖,这样反复多次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外斜视的情况。但如果外斜视合并屈光不正,应及时进行眼镜矫正治疗。如果外斜视角度比较大,还
外斜视如何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斜视度数较小、出现频率较低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例如每天两次的笔尖训练,每次5-10分钟或者佩戴负球镜等治疗方法。对于斜视度数超过30度或者斜视出现频率较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需要医生进行评估,例如弱视治疗半年以上视力仍不提高、双眼视力平衡的外斜视患者或者通过远看和近看三棱镜斜视度大于20
外斜视一般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的患者早期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如佩戴眼镜、眼部训练等。如果患者有弱视的症状,还需要给予眼罩遮盖的方式缓解。患者治疗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视力逐渐发育完善,矫正的几率会有所降低。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放松或者增强眼部肌肉,从而缓解斜视的症状
先天性外斜视能治疗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先天性斜视是可以治疗的,它属于先天性疾病,有家庭遗传因素存在,可以发生在出生后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会表现出远视性屈光。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斜视的类型进行选择,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可以佩戴远视眼镜、双光镜进行矫正。但对于先天性内斜视的患者,则需要选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斜视会影响孩子的工作和学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暂时不清楚,研究发现可能与先天因素、外伤或者疾病等因素有关。 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神经肌肉发育不良、染色体变异、基因疾病或者遗传等,均有可能会引发外斜视。 2、外伤:包括眼外伤和颅脑外伤等,容易损害支配眼睛的神经与组织,导致眼位出现异常。 3、疾病:如颅内或眶内炎症、肿瘤或者感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要做手术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一定要做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多与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而引起,多为缓慢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斜视程度较小,并且眼睛控制力相对较强的患者,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单眼遮盖、负镜过矫等方法改善间歇性外斜视。但对于斜视症状较严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的眼睛随时都偏斜视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间歇性外斜视有哪些表现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主要表现就是正位状态,就是完全正常状态和外斜视,就是斜视型状态交替间歇性出现,这种表现可以是在精神状态好、注意力集中时候表现为正位,在精神状态不好、愣神、发烧时候表现出了外斜。也有时候看近时候表现为是正位,看远时候表现为外斜,这些都是间歇性外斜视表现。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一会正位一会斜视,也可以在看近和看远,也就看不
间歇性外斜视挂什么科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是要看斜视与小儿眼科,有的医院有眼肌科,也可以看眼肌科。如果是没有眼肌科,有综合眼科,一定去看综合眼科。如果是有斜视与小儿眼科,一般来讲,斜视就应该去看斜视与小儿眼科。间歇性外斜视看眼肌科是因为斜视要手术治疗,需要在眼外肌上做,所以有的医院就有专门眼肌科,所以斜视需要去看眼肌科。总的来讲,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所以如果没有这些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该戴眼镜戴眼镜,另外要减少视疲劳。间歇性外斜视经常会和近视合并存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正确规范配戴眼镜,戴上近视眼镜之后,会对间歇性外斜视有一定帮助,会让斜视频率和斜视程度都减轻。如果没有屈光不正,就是没有近视表现,就是单纯间歇性外斜视,就需要注意定期地到医院找医生复查间歇性外斜视对立体视功能损害。日常生活
共同性外斜视会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一般不会引起面瘫。共同性外斜视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眼外肌异常或者是支配眼外肌的肌肉麻痹,也可以是眼外肌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视物偏斜现象。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口角歪斜的症状,两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引起面瘫。
共同性外斜视会遗传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否会遗传,答案是肯定的。在临床上,有一些共同性外斜视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不过这种遗传几率比较低。临床上,共同性外斜视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异常所造成,但先天性异常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先天性异常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共同性外斜视会导致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由于先天异常或者是眼外肌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视物偏斜,而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面神经受损后导致的面肌瘫痪的一种神经功能异常。两种疾病没有相互致病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导致面瘫。根据面瘫原因可以分为中枢神经性和周围神经性两类。引起中枢神经性面瘫的原因主要是脑梗塞、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疾病。引起周围性面瘫疾病,多见于特发性面神经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