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干胶质瘤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相关的头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跳痛,婴幼儿哭闹不安,年龄大儿童诉特定部位疼痛且渐重,因肿瘤致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或神经)、喷射性呕吐(因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小儿易被忽视为肠胃不适);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的眼球运动障碍(如双侧眼球不能向上注视、眼球震颤等,因脑干病变影响眼球运动神经核或纤维及前庭眼反射通路)、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肿瘤侵犯运动和感觉传导束致肢体无力、肌张力异常、感觉减退或异常,影响儿童运动发育和感觉);颅神经受损相关的面部神经症状(面神经核或纤维受累致面部肌肉无力、面瘫等影响面部外观和功能)、吞咽困难(后组颅神经受累致吞咽困难、呛咳、流涎,影响儿童营养摄入);其他症状的意识障碍(病情进展颅内压升高致嗜睡渐至昏迷,因脑干网状结构受累影响大脑觉醒状态)及内分泌紊乱相关症状(影响下丘脑-垂体轴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或青春期发育延迟等)。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1.头痛
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头痛较为常见,多为持续性胀痛或跳痛,这是由于肿瘤生长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或神经所致。在婴幼儿中,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因为他们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头痛,但会通过异常的情绪表现来体现。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会主诉头部特定部位的疼痛,且随着病情进展,头痛可能会逐渐加重。
从病理生理角度看,肿瘤占据颅内空间,使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力梯度改变,从而引发头痛。
2.呕吐
常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引起。在小儿患者中,呕吐可能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容易被家长忽视为一般的肠胃不适。例如,患儿可能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喷射状排出。随着病情发展,呕吐可能会更加频繁。
二、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症状
1.眼球运动障碍
脑干是眼球运动神经核团所在部位,脑干胶质瘤容易侵犯眼球运动相关的神经核或神经纤维。常见的有双侧眼球不能向上注视(Parinaud综合征),表现为眼球向上凝视受限。这是因为中脑的顶盖区受累,影响了眼球垂直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对于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其视觉追踪能力,导致在观察上方物体时出现困难,影响日常的视觉感知和活动。
另外,还可能出现眼球震颤等表现,这是由于脑干病变影响了前庭眼反射通路,导致眼球出现不自主的节律性摆动。
2.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
脑干内有运动和感觉传导束通过,肿瘤侵犯可导致肢体运动障碍,如肢体无力、肌张力异常等。如果是一侧脑干受损,可能出现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表现为行走不稳、持物困难等。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比如原本能够独立行走的儿童可能出现步态异常。
在感觉方面,可能出现肢体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如麻木感等。这是因为感觉传导束受到肿瘤的压迫或侵犯,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受阻,从而引起相应肢体的感觉异常。
三、颅神经受损相关症状
1.面部神经症状
脑干与颅神经关系密切,当面神经核或其纤维受累时,可出现面部肌肉无力、面瘫等表现。例如,患儿可能出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同侧眼睛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等。这会影响患儿的面部外观和正常的面部功能,如影响进食时的咀嚼和吞咽相关的面部肌肉运动。
2.吞咽困难
后组颅神经(舌咽、迷走等神经)受累时,可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时呛咳、流涎等。这是因为神经受损导致吞咽相关的肌肉运动不协调,影响食物的正常吞咽过程。对于儿童患者,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必要时可能需要鼻饲等辅助营养支持措施。
四、其他症状
1.意识障碍
随着脑干胶质瘤病情的进展,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从嗜睡逐渐发展到昏迷。儿童患者如果出现意识障碍,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意识障碍的发生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受累,影响了大脑的觉醒状态。例如,患儿可能从原本清醒、能正常交流逐渐变得嗜睡,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迟钝,进一步发展为昏迷,对外界刺激几乎无反应。
2.内分泌紊乱相关症状(儿童患者)
对于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可能会出现内分泌紊乱的表现。因为脑干与内分泌调节中枢有一定联系,肿瘤可能影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例如,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低于正常同龄儿童;还可能出现性早熟或青春期发育延迟等情况,这与肿瘤对下丘脑-垂体轴的影响有关。下丘脑-垂体轴是调节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重要神经内分泌系统,脑干肿瘤侵犯该区域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内分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