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是足跖或足趾因长期挤压或摩擦致圆锥形角质增生损害,发病与机械性摩擦挤压、足部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有疼痛等症状且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可通过体格检查等诊断并与其他疾病鉴别,预防需选合适鞋子、纠正不良行走姿势、定期检查脚部。
一、定义与基本情况
鸡眼是足跖或足趾因长期被挤压或摩擦而发生的圆锥形角质增生性损害。多见于长久站立或行走的人,好发于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
二、发病原因
1.机械性摩擦或挤压
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子过紧、过窄,会使脚部某些部位受到过度的挤压和摩擦。例如,女性长期穿高跟鞋,前脚掌部位受到的压力增大,容易引发鸡眼;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脚部与运动鞋之间反复摩擦,也可能导致鸡眼形成。
职业因素:某些职业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脚部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如农民长时间劳作、售货员长时间站立工作等,增加了脚部皮肤受到摩擦的概率,从而提高了鸡眼的发病风险。
2.足部解剖结构异常:如果足部本身存在结构上的异常,如足骨畸形等,会使脚部受力分布不均,导致局部皮肤长期受到异常的摩擦和压力,进而引发鸡眼。例如,扁平足患者,足部的生物力学结构发生改变,行走或站立时脚部受力不均衡,容易在受力集中的部位形成鸡眼。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疼痛:鸡眼通常会引起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或站立时,由于受到压力,疼痛会更加明显。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隐痛,而有的患者疼痛较为剧烈,甚至影响正常的行走和活动。
皮损特点:典型的鸡眼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尖端嵌入皮内,像小刺一样,行走时会压迫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好发部位的皮损具有上述典型特征。
2.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鸡眼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儿童有长期走路姿势异常或穿不合脚的鞋子等情况,也可能出现。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鸡眼引起的疼痛可能会对其行走和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家长需特别留意儿童脚部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女性:女性由于常穿高跟鞋等特殊鞋子,前脚掌和小趾外侧等部位更容易受到挤压和摩擦,所以相对男性来说,鸡眼在女性中的发病几率可能稍高一些,且在选择鞋子时更要注重舒适合脚,以预防鸡眼发生。
老年人:老年人脚部皮肤相对较薄、弹性下降,足部的肌肉、脂肪等组织也可能出现萎缩,导致脚部的缓冲和保护功能减弱,更容易受到摩擦和挤压,从而增加鸡眼的发病风险。同时,老年人的足部感觉可能相对迟钝,对脚部不适的感知不如年轻人敏感,容易忽视早期症状,导致鸡眼问题可能较为严重才被发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直接观察脚部皮损的形态、部位等情况来初步诊断鸡眼。根据典型的圆锥形角质栓、边界清楚等表现,结合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有长期行走、穿鞋不合适等情况,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与其他疾病鉴别:需要与胼胝相鉴别,胼胝为扁平或稍隆起的局限性角质肥厚斑块,表面光滑,皮纹清晰,一般无明显疼痛;还需与跖疣鉴别,跖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表面粗糙,可见黑色小点,挤压时疼痛更为明显,且具有传染性,与鸡眼的发病原因和表现均有不同。
2.不同人群诊断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在诊断鸡眼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要详细询问家长儿童的行走习惯、鞋子穿着情况等,因为儿童往往不能准确描述自身的不适感受,需要家长提供详细信息来辅助诊断。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伴有其他足部疾病,在诊断鸡眼时要综合考虑。由于老年人感觉减退,对于疼痛的感知不敏锐,可能需要更仔细地观察脚部皮损情况,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变,如足部的恶性肿瘤等,以免延误病情。
五、预防措施
1.选择合适的鞋子
尺寸合适:鞋子的长度和宽度要合适,不能过紧或过松。购买鞋子时,最好在下午时分去试鞋,因为此时脚部会因一天的活动而稍有肿胀,能更准确地选择到合适尺寸的鞋子。例如,鞋头要足够宽敞,让脚趾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避免脚趾受到挤压。
材质舒适:选择材质柔软、透气性好的鞋子,如棉质、布料等材质的鞋子,减少脚部与鞋子之间的摩擦。避免长时间穿塑料、不透气的鞋子,防止脚部出汗过多,增加摩擦的可能性。
2.纠正不良行走姿势
儿童:家长要注意纠正儿童的不良行走姿势,如内八字、外八字等。可以通过引导儿童正确的行走方式,加强足部肌肉的锻炼,改善足部的受力分布,从而降低鸡眼的发病风险。例如,让儿童在平坦的地面上练习正常的行走步态,保持脚跟先着地,然后脚掌慢慢着地。
成年人:成年人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行走姿势,行走时要保持身体平衡,让脚部受力均匀。避免长时间过度劳累行走,若因工作等原因需要长时间行走,可适当休息,活动脚部,促进血液循环。
3.定期检查脚部
各年龄段人群:定期检查脚部皮肤情况,尤其是容易受到摩擦和挤压的部位,如脚掌前中部、小趾外侧等。一旦发现脚部皮肤有异常增厚、硬结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换合适的鞋子、使用舒缓的足部护理产品等,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形成鸡眼。对于儿童,家长要经常检查其脚部,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老年人则要更加关注自身脚部变化,因为其脚部皮肤和组织的变化可能更为隐匿,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鸡眼等问题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