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急性心肌炎的引发因素多样,包括肠道病毒等病毒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和毒物因素、遗传因素及营养不良等,不同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心肌炎症,不同人群受不同因素影响发生风险有差异,需针对性预防。

1.肠道病毒:是引起急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因,其中柯萨奇病毒B组(尤其是B3、B5型)最为多见,其他如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也可引发。病毒可直接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通过病毒复制、释放毒性物质等方式破坏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还可通过免疫反应间接损伤心肌,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心肌组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心肌炎症。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急性心肌炎。例如有研究显示,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肠道病毒感染占比较高,且儿童感染后发生心肌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

2.其他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引起急性心肌炎。流感病毒感染后,病毒可侵入心肌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病毒直接作用及宿主免疫反应有关。EB病毒感染可通过多途径影响心肌,如病毒潜伏感染、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诱发免疫反应等。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对心肌的损害也较为严重,其发病机制涉及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破坏以及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不同年龄人群对不同病毒的易感性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儿童和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后发生急性心肌炎的风险可能更高。

自身免疫性疾病

1.类风湿关节炎: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包括心肌组织。自身抗体与心肌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心肌部位,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炎症细胞浸润,引发心肌炎症反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可能并发急性心肌炎,且病情可能相对复杂,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的病情波动可能影响心肌炎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病情控制不佳时,需要密切监测心肌情况,因为自身免疫紊乱可能随时导致心肌受损。

2.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这些自身抗体可攻击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炎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急性心肌炎的机制主要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炎症可累及心肌的不同部位,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女性患者相对较多,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女性在疾病过程中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影响自身免疫状态,从而影响急性心肌炎的发生风险。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女性患者需要更加关注心脏方面的健康,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心肌受累情况。

药物和毒物因素

1.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引起急性心肌炎,如抗生素中的磺胺类、青霉素类等,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等,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等。以阿霉素为例,其导致心肌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产生氧自由基、干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影响心肌细胞DNA合成等有关。不同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不同,一些患者可能在使用相关药物后较短时间内出现心肌炎症反应。有心脏病基础的患者使用这些可能导致心肌炎的药物时,发生急性心肌炎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其心脏本身的储备功能相对较弱,药物对心肌的损伤更易显现。在使用可能引起心肌炎的药物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心脏状况,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谨慎用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心脏反应。

2.毒物:某些毒物可导致急性心肌炎,如一氧化碳、酒精等。一氧化碳中毒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心肌缺氧,同时一氧化碳还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酒精中毒可引起心肌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增加等,从而引发心肌炎症。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发生酒精性心肌炎的风险较高,而儿童一般不会接触此类毒物,但对于成年人,尤其是有长期不良饮酒习惯或接触一氧化碳环境的人群,需要注意避免相关毒物接触,以降低急性心肌炎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成年人,其心肌细胞长期受到酒精的损害,心肌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改变,容易引发急性心肌炎发作。

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个体发生急性心肌炎的易感性。例如一些与免疫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使个体在病毒感染等情况下更易出现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心肌炎症。有家族中有心肌病或心肌炎病史的人群,其后代可能携带相关遗传易感性基因,在遇到合适的诱因时,如病毒感染等,更易发生急性心肌炎。对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注意避免可能的诱因,如预防病毒感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以降低发病风险。

2.营养不良:严重的营养不良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病毒感染,而感染是引发急性心肌炎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机体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和心肌细胞的正常代谢,当发生病毒感染时,更易出现心肌损伤引发急性心肌炎。对于儿童来说,营养不良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急性心肌炎的发生风险;对于老年人,营养不良也可能是引发急性心肌炎的一个潜在因素,因为老年人本身消化吸收功能可能下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因此,保持均衡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对于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心肌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应注意营养均衡。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对于症状发生时间没有超过3个月的称为急性心肌炎。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心肌炎可以治好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患者及时进行正规治疗一般可以治好。 急性心肌炎主要是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心肌细胞所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本病整体预后良好。患者在发病后,只要及时接受临床治疗,一般可以控制局部炎症反应,避免心肌细胞损伤、坏死,通常能够在2-4周逐渐恢复正常。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限制活动,
急性心肌炎能自愈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有可能自愈。 如果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可以依靠身体免疫力将体内病毒清除体外,从而达到自愈的状态。但是,急性心肌炎病情严重者,一般很难自愈,患者需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如果患者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急性心肌炎有可能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扩大、
急性心肌炎症状及治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的症状有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具体分析如下: 1.胸痛 急性心肌炎会导致心肌部位坏死,引起心肌收缩障碍,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使患者出现胸痛的症状。 2.呼吸困难 急性心肌炎会影响心肌功能,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影响血氧运送,导致机体缺氧,此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3.晕厥 急性心肌炎会导致心
急性心肌炎吃什么食物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患者可以吃高优质蛋白类食物、高维生素类食物、高膳食纤维类食物等。 1、高优质蛋白类食物 急性心肌炎患者在饮食上可以适量进食鱼肉、虾仁、鸡蛋、瘦肉、牛奶、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等优质蛋白含量高的食物,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2、高维生素类食物 平时患者也应多进食维生素含量高的
急性心肌炎的病因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的发病原因分为感染性病因与非感染性病因。 1、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尤其是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细小病毒B19,新型冠状病毒也会引发急性心肌炎。其次,A组溶血性链球菌、真菌、原虫、蠕虫也可引起急性心肌炎。 2、非感染性因素 使用抗生素、抗惊厥药、各种疫苗产生超敏反应可引起急性心肌炎。
儿童急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儿童急性心肌炎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支持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儿平时应该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减轻心脏负担,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出现心力衰竭情况的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
急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吸附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缺氧、运动会增加病毒对心肌损伤,因此患者在急性发病期需要卧床休息,3~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同时配合营养支持,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 2、药物治疗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以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
患有急性心肌炎能治好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一般能治好,但是并不绝对。 急性心肌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自身反应异常等因素引起的病变,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规范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治愈,不会遗留任何症状或者体征。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疾病,此时预后较差,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规范治疗来控制病情进
患有急性心肌炎能治好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能否治好,需要根据患者有无及时接受治疗、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判断。 急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的急性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通常对于及时接受治疗且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可以治好且不留后遗症。而对于未及时接受治疗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容易并发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
急性心肌炎由什么病毒引起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可能可能是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和细小病毒B19感染所引起。 急性心肌炎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中因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心肌炎,常见于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细小病毒B19等病毒,除此之外还可能与细菌、原虫等微生物感染有关。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超敏反应、全身炎症性疾病、自身反应异常等。
急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范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一般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抗病毒药物,还可以给予患者补充维生素、改善心肌代谢等治疗。另外,可能还需要给予一些支持性的疗法,如果有缺氧的情况,可以给予吸氧。急性心肌炎的患者平时应清淡饮食,限制水分和钠盐的摄入。
什么是急性心肌炎
孙国举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如果病人患了心肌炎,在三个月以内称为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病人的症状比较明显,会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乏力等。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往往有异常,会看到心跳快、心律失常、ST段有变化,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化验血的时候,发现心肌酶升高。所以,病人如果有病毒感染病史,伴随心慌、胸闷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异常,则提示有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
急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孙国举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第一、休息,如果患者是典型心肌炎,需要休息三个月左右。第二、药物治疗,在心肌炎治疗里不是特别重要,如果没有进行适当药物治疗,病程可能会延长或者发烧迁延。急性心肌炎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生素、营养心肌药物,比如辅酶Q10、曲美他嗪,部分患者需要应用增加免疫药物,比如黄芪、干扰素。病毒心肌炎严重时,可能会出
急性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乏力、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头晕等,症状可能会在一到三天之内最明显。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左心功能衰竭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部分患者会感到早搏、心律不齐,还会出现憋气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就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心肌炎吃什么食物调理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炎和普通炎症感染饮食没有区别,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清淡、高蛋白食物为主,比如虾。避免少吃高脂、高糖分饮食,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肠道通畅。心肌炎是一种炎症,病情较轻心肌炎患者中没有特别食疗的食物,只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即可。
心肌炎能根治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炎能否根治取决于病变广泛程度与部位,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但是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或猝死,多数患者在发病前一到三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和肌肉酸痛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没有特异性治疗应该针对左心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为主,针对左心功能不全程度确定治疗方案,患者应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心力衰竭,病毒感染期以后会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