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来源:民福康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血管性危险因素方面,高血压可致视神经供血不足,动脉硬化使视神经血流减少,糖尿病引发视神经血管病变;血液成分异常相关危险因素中,血液黏度增高致血流减慢,贫血使视神经缺氧;眼部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眼压异常影响血液供应,颈动脉狭窄减少眼部血液供应。各危险因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存在关联,需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预防病变。

一、血管性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

1.影响机制: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或睫状后短动脉的小血管发生玻璃样变、动脉硬化甚至闭塞,进而影响视神经的血液供应。长期高血压使血管壁弹性减退、管腔狭窄,使得视神经供血不足,增加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

2.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均可能受其影响,且暂无明确的性别差异导致高血压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影响不同的显著证据,但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老年人群中因高血压引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风险相对更高。

3.生活方式关联: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高血压病情,进而增加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风险,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发病风险。

4.病史影响: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可能性明显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因此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严格控制血压是预防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重要措施。

(二)动脉硬化

1.影响机制:动脉硬化可使供应视神经的血管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从而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使得视神经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引发缺血性病变。

2.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同影响,主要与年龄相关的血管退行性变化有关。

3.生活方式关联:高脂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高脂饮食会使血脂升高,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所以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动脉硬化进而降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风险至关重要。

4.病史影响:有动脉硬化病史的患者,其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无动脉硬化病史者,且动脉硬化病情越严重,风险越高,因此对于有动脉硬化病史的患者,需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发病风险。

(三)糖尿病

1.影响机制: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血管、视神经血管的病变,导致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微动脉瘤、眼底出血等,同时还会影响神经纤维层的血液供应,使得视神经缺血。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缓慢,进而影响视神经的营养供应。

2.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可发病,暂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影响不同的情况,主要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相关。

3.生活方式关联: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控制不佳、血糖波动大,会加重病情对血管的损害,从而增加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风险。合理的饮食控制、规律的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糖,降低发病风险。

4.病史影响: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几率明显升高,所以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眼部血管情况对于糖尿病患者预防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非常重要。

二、血液成分异常相关危险因素

(一)血液黏度增高

1.影响机制:血液黏度增高会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使得视神经的血液灌注不足。例如红细胞增多症、高球蛋白血症等疾病可引起血液黏度升高,进而影响视神经的血液供应,引发缺血性病变。

2.年龄与性别因素:一般无特定的年龄或性别倾向,主要与基础疾病导致血液成分异常有关,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血液黏度增高而面临风险。

3.生活方式关联:长期饮水过少等生活方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液黏度,但更主要的是由基础疾病引起。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血液黏度,但对于有基础血液成分异常疾病的患者,还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4.病史影响:有红细胞增多症、高球蛋白血症等导致血液黏度增高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风险较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风险。

(二)贫血

1.影响机制: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视神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从而引发缺血性病变。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都可能导致贫血,进而影响视神经血液供应。

2.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如月经过多等)相对更容易发生贫血,尤其是育龄期女性,所以女性贫血患者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但也需根据具体贫血类型和病情判断。

3.生活方式关联:营养不良、挑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贫血,合理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造血原料(如铁、维生素B12等)有助于预防贫血,从而降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风险。

4.病史影响:有长期贫血病史且未得到有效纠正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对于贫血患者,积极治疗贫血,纠正血液携氧能力异常是预防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重要措施。

三、眼部相关危险因素

(一)眼压异常

1.影响机制:眼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视神经的血液供应。眼压过高可压迫视神经的血管,影响血流;眼压过低则可能导致眼内血管灌注不足,进而引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2.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眼压异常情况,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同影响,主要与眼部结构、生理状态等相关。

3.生活方式关联:长时间低头、过度用眼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眼压,但更主要是眼部自身的生理病理变化。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不良用眼姿势等有助于维持正常眼压。

4.病史影响:有青光眼等可引起眼压异常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风险较高,需密切监测眼压,积极治疗相关眼部疾病以降低风险。

(二)颈动脉狭窄

1.影响机制:颈动脉狭窄会减少眼部血液的供应,包括视神经的血液供应。颈动脉是供应眼部血液的重要血管,狭窄会导致血流减少,使得视神经缺血,增加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

2.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同影响,主要与颈动脉的退行性变化或病变有关。

3.生活方式关联: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促进颈动脉狭窄的发展,所以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颈动脉狭窄进而降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风险有重要作用。

4.病史影响:有颈动脉狭窄病史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风险显著升高,需对颈动脉狭窄进行评估和相应治疗,以改善眼部血液供应。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病变或是本身患有眼部疾病导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症状?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在临床上又叫做线粒体的视神经病。好发于青少年,尤其是男性。这个病的症状主要是视神经发生病变,经常表现出单眼或者是双眼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这种视力下降或者伴有色觉的障碍的表现。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治疗的方法?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疾病,一般使用艾地苯醌治疗,属于染色质遗传性疾病,突变的基因位点不同,疾病预后不一样。现阶段没有有效药物治疗,一般是对症治疗,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维生素B1、维生素B12、神经节苷,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辅酶Q10,改善微循环药物等治疗。除西医治疗外,可以考虑中医中药、针灸治疗,根据病
leber遗传视神经病会好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由于线粒体的基因突变造成的一种疾病,一般都是男性发病。一旦发病是治不好的,视力会表现出严重下降,一只眼睛视力迅速丧失,另一只眼睛在数天或数月内视力也会丧失,而且现阶段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应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最好的治疗效果就是维持现有的视力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怎么回事?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能与贫血有关,患者发生贫血后,全身血液供应不足,容易导致后部视乳头神经血管缺血,从而发生病变,引起视功能障碍;也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比如巨细胞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次,颈动脉狭窄、风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因素,也可引起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此外,年龄增加、
缺血性视神经病原因有哪些?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视乳头缺血,比如眼压升高、低血压、颈动脉狭窄等,可导致眼部视乳头血流低灌注,导致视乳头缺血,引起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第二、血液黏稠度增加,当患者体内血液黏稠度增加时,可导致血液循环速度变缓,使视乳头供血不足,出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现象;第三、全身免疫病疾病,比如系统
视神经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神经病变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视神经变性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长期抽烟酗酒,用药不当导致药物中毒,长期营养不良或者新陈代谢障碍,多发性硬化以及全身性的感染性疾病等,都可能会损伤视神经导致功能受损。除此之外,肿瘤、外伤等眼睛本身的病变,也可能会损伤视神经。视神经病变的患者常见头痛、眼睛疼痛、视野确实、视力
缺血性视神经病能治好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不一定能治好。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又称为缺血性视神经炎,常常会伴有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和神经纤维层出血等症状,如果是非常轻微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并且及时的进行正规治疗,眼部恢复了正常的供血和供氧,则可能会被治好,预后效果相对比较好;但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同时没有办法恢复正常
缺血性视神经病能治好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早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通常能治好,晚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通常无法治好。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较常见的眼部病变。早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若此时患者积极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2片、甲钴胺片等药物,通过促进神经纤维生长改善不适症状,一段时间后通常是可以恢复的。但若是晚期缺血性
缺血性视神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个方面。 1、对因治疗 可以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减轻水肿、改善血液循环,恢复供血。可以使用醋氮酰胺类药降低眼内压,恢复眼病变神经的血运,比如乙酰唑胺片。除此之外,复方丹参片、曲克芦丁片、复方右旋糖酐70滴眼液等也是常用药物。 2、对症治疗 可以使用
目光呆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目光呆滞可能由神经系统问题、眼部问题、精神健康问题、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神经系统问题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可能影响大脑的神经功能,导致目光呆滞。 2.眼部问题 眼睛的肌肉或神经问题,如斜视、弱视、视神经病变等,可能导致目光无法聚焦或呆滞。 3.精神健康问
缺血性视神经病的症状是什么
张世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最主要症状有两条:第一、就是视力下降,因为一旦供应视神经血管血供中断以后,对于视神经功能影响还是非常大,所以视神经功能下降最主要引起症状就是视力下降,这非常明显。有时候可以很快从1.0下降到0.1,甚至于会下降到连0.1也看不到情况,这是主要表现。第二、视野缺损,这种情况是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相对也比较常见情况,缺血性视神经病
缺血性视神经病挂什么科
张世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由于是视神经疾病,其实可以由眼底病科来就诊,如果就诊医院眼科有眼底病专业可以挂眼底病专业医生就诊。因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相对常见疾病,眼底病专业医生就可以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如果有些医院有专门神经眼科专业,挂神经眼科专业也非常好,非常准确。相对来说专门做视神经方面研究,可能对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病因和治疗更加专业一些。如果这
缺血性视神经病患者日常要注意什么
张世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发生于老年人,而且是有基础病老年人,这种往往都会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情况。这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控制一下全身情况,把血压、血脂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让动脉硬化病情得到缓解,至少不能恶化,这是最主要一个注意情况。另外可以适当口服保护视神经、提供视神经营养维生素B1、B12这类维生素,来提
视神经病变能恢复吗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视神经病变,通过积极的治疗,大多数能够恢复正常,有少部分严重的疾病,治疗效果会比较差。视神经病变主要包括球后神经炎、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如果在患有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疾病等,通过应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会非常好,大部分视力能够恢复正常。如果视神经萎缩导致的,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积极的治疗原发病,缓解病情的
缺血性视神经病能治好吗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每个人治疗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发病的早期,如果能够及时通过激素治疗,减轻视神经的水肿,恢复视神经血液供应,通常可以使视力有所恢复的。此外还应该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等药物,改善视神经的血液循环,但是如果发病后没有及时抢救,通常视力很难恢复。
病变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病变是指病人发生病症后,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好的变化或者有不良的变化。比如病人发生前臂骨折,在麻醉下及时进行手法复位,恢复骨折部位的对位力线,病人的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就说明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骨折症状已经有好的变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