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来源:民福康

妊娠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出生结局有不良影响,不同病原体感染影响有差异,可通过增强孕妇免疫力、避免接触感染源预防,早期、中晚期监测胎儿并密切观察新生儿来应对。孕周早期病毒感染可致胎儿畸形,中晚期可致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缺氧;会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感染风险;病毒(如流感、巨细胞)、细菌(如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影响各有不同;需从多方面预防及应对以保障胎儿和新生儿健康。

一、妊娠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孕周早期影响

在妊娠早期(妊娠前3个月),若孕妇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某些病毒可通过胎盘影响胚胎发育。例如,风疹病毒感染可导致胎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等多种畸形。研究表明,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胎儿畸形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感染孕妇。这是因为在妊娠早期,胚胎处于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病毒的侵袭可能干扰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器官的发育过程,不同的病毒对不同器官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如巨细胞病毒感染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二)孕周中晚期影响

1.对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

妊娠中晚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发热、缺氧等情况,进而影响胎盘的血流灌注。胎盘是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不足会使胎儿获取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减少,从而增加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有研究发现,妊娠中晚期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孕妇,其胎儿的平均体重低于无感染孕妇的胎儿体重。

2.对胎儿宫内缺氧的影响

孕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发热会使孕妇的基础代谢率升高,耗氧量增加,同时感染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的一些变化,如气道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导致孕妇的血氧饱和度下降。这会间接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造成胎儿宫内缺氧。长期的宫内缺氧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等多种生理功能,例如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受影响等。

二、妊娠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胎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一)早产风险增加

妊娠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会引起子宫的应激反应,炎症因子等的释放可能诱发子宫收缩。在妊娠中晚期,频繁的子宫收缩可能导致早产。研究显示,妊娠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孕妇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感染孕妇。早产的胎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如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足月儿高很多倍,这是因为早产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等原因导致呼吸功能不完善。

(二)低出生体重儿风险升高

由于妊娠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影响了胎儿的营养供应和生长环境,使得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受到限制,从而增加了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低出生体重儿除了在新生儿期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外,在儿童期和成年期也可能出现多种健康问题,如生长发育迟缓、认知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等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三)新生儿感染风险上升

孕妇在妊娠期间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自身的免疫状态和生殖道局部环境可能发生变化,这使得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例如,孕妇若合并细菌感染,其产道内的细菌数量可能增多,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接触到这些细菌的概率增加,从而增加了新生儿感染的机会,如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会明显提高。

三、不同病原体感染对胎儿影响的差异

(一)病毒感染

1.流感病毒

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后,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大。流感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等。有研究发现,孕妇在妊娠中晚期感染流感病毒,胎儿的平均头围和腹围增长速度低于未感染孕妇。而且流感病毒感染还可能增加胎儿先天性畸形的潜在风险,虽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临床观察和研究表明其与非感染孕妇相比,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2.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后,可长期潜伏在体内,并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胎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能出现流产、死胎、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听力障碍等多种严重后果。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中,约10%-15%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且即使出生时无症状的新生儿,也有部分在日后出现听力丧失、认知障碍等远期并发症。

(二)细菌感染

1.链球菌感染

孕妇若发生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并影响胎儿。A组链球菌感染可导致孕妇出现脓毒症等严重情况,进而影响胎盘功能,造成胎儿缺氧、生长受限等。同时,新生儿在出生后可能因接触孕妇产道内的链球菌而发生早发性新生儿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如早发性新生儿败血症可导致新生儿出现肺炎、脑膜炎等多种严重感染表现,死亡率相对较高。

2.肺炎链球菌感染

孕妇感染肺炎链球菌后,若病情较重,可能影响母体的氧合状态等,间接影响胎儿。新生儿感染肺炎链球菌后,易发生肺炎、中耳炎等疾病,尤其是对于早产儿等免疫力较低的新生儿,感染后的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可能遗留肺部功能受损等后遗症。

四、妊娠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对胎儿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预防措施

1.增强孕妇自身免疫力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建议孕妇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每天蔬菜摄入量约300-500克,水果摄入量约200-350克)、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这样有助于增强孕妇的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

2.避免接触感染源

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冬季的大型商场等。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同时,避免与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群密切接触,以降低感染病原体的机会。

(二)对胎儿影响的应对策略

1.早期监测与干预

在妊娠早期,应加强产前检查,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如发现胎儿有畸形等异常迹象,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评估。对于有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孕妇,如接触过风疹患者等,可在妊娠早期进行相关病毒的血清学检测,一旦确诊感染,根据具体情况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2.中晚期胎儿监测

妊娠中晚期,要加强对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通过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指标,评估胎儿的生长情况。同时,可通过胎心监护等手段监测胎儿的宫内安危情况,如发现胎儿有生长受限、宫内缺氧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让孕妇吸氧、调整孕妇的体位等,必要时可能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3.新生儿的密切观察

对于妊娠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出生后要密切观察其一般情况,包括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新生儿,要进行相关的病原体检测,如细菌培养等,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新生儿能够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降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怎么治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要联合用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清热解毒的药物,缓解嗓子疼痛带来的不适;如果病人有发热,可以给予退热治疗。此外,如果咳嗽严重或者咳脓痰,要到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明确病原菌。
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正常造成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非典病毒等。因为有些病毒毒力比较强,同时还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要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此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抗病毒药物例如奥司他韦胶囊,加强对症支持处理。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的由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造成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其中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称为季节性流感。多见病毒有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主要表现为病人明显的高热,体温常迅速上升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俗称感冒和伤风。大部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感染,少数为细菌性感染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各年龄均可发病。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也可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鉴别。
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病因选用药物治疗,所以需要明确呼吸道感染的具体病原微生物,若是病毒感染并且是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积极的口服抗病毒药物,缓解症状,如果明确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并且病人的咳嗽可能症状较为严重时,可能需要到医院住院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造成,建议儿科就诊,查血常规、支原体抗体等,排除一下血细胞感染的情况,如果白细胞升高,可以使用一些抗感染治疗。明确具体感染类型,有针对性抗炎治疗,体温才可以控制。其次高热不退,可以物理降温,比如退热贴,额头冷毛巾湿敷等。建议监测一下体温的变化,如果体温超过38
呼吸道感染能自愈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有部分轻度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以自愈,比如由病毒感染形成的支气管炎的患者,如果它的临床症状轻微,只有轻度咳嗽、而无畏寒发热,此时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防止受凉,有部分的患者可以自愈。
很容易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冬天很容易上呼吸道感染,这个主要是天气的原因。外面天气很冷啊,很容易受凉,再加上可能是开空调或者有暖气,室内外温度比较大。因此说也很容易感冒的。平时一定要适当锻炼身体,注意好保暖措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反复?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是体温在38.5℃以,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如饮用姜汤或用酒精擦浴,对于高热症状者,应服用退烧药,常用布洛芬等。若持续高热,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期间如果表现出了发烧症状,需要根据病人发烧时的体温变化,选择合理的退烧方法进行对症治疗。退烧治疗属于对症治疗,期间还需要同时配合足量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对因治疗,具体的建议按照医生医嘱用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侯伟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孩子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为由于孩子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的特点,孩子容易得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累及上呼吸道的感染,主要累及的是鼻、咽、喉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往往表现为发热、咳嗽,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9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只需要对症治疗就行。比如孩子出现高热的时候可以吃退热药,出现咳嗽的时
孩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刘健宏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是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感染。一般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这些病毒都会引起孩子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而且细菌感染,包括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以及支原体感染,都会导致孩子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什么症状
刘健宏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局部的症状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干咳、喉咙痛等。全身症状有发烧、乏力、烦躁不安、嗜睡。部分患者存在呼吸道外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肚子痛、拉肚子等。如果患者发烧,长时间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高烧症状,引起厌食惊厥。所以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引起的
付云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所引起,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其中以病毒感染更为常见,比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当机体因为饮食、生活不规律或者遭遇淋雨使自身免疫力下降时,比较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进而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患儿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使体力得到恢复以及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果是病毒引起积极地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积极地抗炎抗感染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处理,因为儿童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抵抗力比较弱。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表现
廖彬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以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疼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伴有全身的乏力、酸软不适。当患者继发细菌感染时,特别是形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此时发热程度可以明显升高,多表现为高热且发热时间可以明显延长。故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反复的高热时,要排除有无继发性的细菌性感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