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和多囊肾的区别包括病因不同、囊肿分布不同、肾脏形态不同、临床症状不同、影像学表现不同等方面。
1.病因不同
肾囊肿多为后天获得性病变,与年龄增长、肾小管阻塞或局部缺血有关,无明确遗传性;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由PKD1或PKD2基因突变导致,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囊肿分布不同
肾囊肿多为单侧孤立性囊肿,偶见双侧零星分布,囊肿数量较少;多囊肾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遍布皮质和髓质,囊肿数量随时间增加,完全替代正常肾组织。
3.肾脏形态不同
肾囊肿通常不改变肾脏整体形态,肾脏体积多正常;多囊肾因囊肿进行性增大,导致肾脏体积显著增大,形态失常,呈“蜂窝状”改变。
4.临床症状不同
肾囊肿多数无自觉症状,仅在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引发腰部钝痛或尿路梗阻;多囊肾早期可出现高血压、腰背部疼痛,40岁后多进展为肾功能不全,常合并肝囊肿、颅内动脉瘤等表现。
5.影像学表现不同
肾囊肿在超声或CT检查中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区,周围肾实质无异常;多囊肾则显示双侧肾脏布满大小不等囊肿,呈“蜂窝状”改变,常伴肾脏形态失常。
不仅如此,肾囊肿无症状者无须治疗,巨大囊肿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或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多囊肾需长期控制血压和感染,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可选用托伐普坦片延缓囊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