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是否严重,需根据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自身情况等因素判断。

1.病理类型
单纯性增生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弥漫性增生,没有细胞不典型。复杂性增生表现为腺体增生更明显,拥挤,结构复杂,也无细胞不典型。这两类增生若不进行治疗,单纯性增生约1%-3%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复杂性增生恶变率约为3%-5%,总体癌变风险相对较低,若能及时干预,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因此,总体来说不太严重。不典型增生表现为腺上皮细胞出现异型性,细胞极性紊乱,核增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等。其属于癌前病变,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高,据统计在23%-29%,情况相对严重。
2.临床表现
若仅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等,对身体的即时危害相对较小,但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长期月经异常可能导致贫血等问题,如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若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需要紧急处理。
3.自身情况
绝经后女性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癌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本应降低,若此时内膜增生,可能暗示存在更复杂的内分泌紊乱或其他病变情况。如一项研究表明,绝经后内膜增厚且增生的女性,患内膜癌概率为绝经前的2-3倍。长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的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组织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持续的雌激素刺激易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有研究指出,肥胖程度与子宫内膜癌风险呈正相关,超重或肥胖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女性的2-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