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引发肝癌的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血液、性传播,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有乙肝丙肝感染史人群需定期做相关检查且避免共用可能致血液暴露物品等,性生活用安全套,孕妇携带者要母婴阻断,一般人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相关家族史或高危行为人群主动筛查以减少病毒感染引发肝癌的可能。
一、肝癌本身不具有传染性
肝癌是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其本质是自身细胞的异常增殖恶变,不存在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机制,因此肝癌不会像传染病那样在人群中直接传染。
二、引发肝癌的相关病因具有传染性
(一)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HBV主要通过母婴传播(母亲分娩时将病毒传给新生儿)、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不洁的纹身、穿耳等侵入性操作)以及性传播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感染HBV后若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逐渐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二)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被HC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等。感染HCV后同样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长期发展也会显著提高肝癌的发病几率。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有乙肝、丙肝感染史人群
这类人群需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丙肝病毒载量、甲胎蛋白(AFP)检测以及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脏病变。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导致血液暴露的物品,如剃须刀、牙刷等;性生活中建议使用安全套;孕妇若为HBV携带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措施,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二)一般人群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酗酒等,可降低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疾病风险。对于有乙肝、丙肝家族史或高危行为(如曾有输血史、不洁纹身等)的人群,建议主动进行乙肝、丙肝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因病毒感染引发肝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