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之分,卵巢癌是恶性的一类。良性多单侧、光滑、生长慢;交界性具恶性潜能;恶性多双侧、凹凸不平、伴腹水、生长快易转移,卵巢癌早期难发现,发病与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因素有关,有高危因素者应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区分并采取治疗措施。
卵巢肿瘤的分类及特点
良性卵巢肿瘤:常见的有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多为单侧,表面光滑,生长缓慢,一般不会转移,患者通常症状不明显,可能在妇科检查或超声等检查时发现。例如,浆液性囊腺瘤多为单房,壁薄,囊内为清亮液体;黏液性囊腺瘤多为多房,囊内为黏稠液体。
交界性卵巢肿瘤: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细胞有异型性,但无间质浸润。其生物学行为、治疗和预后与良恶性肿瘤有所不同。
恶性卵巢肿瘤:包括卵巢癌等,多为双侧,表面凹凸不平,常伴有腹水,生长迅速,易发生转移,可转移至盆腔、腹腔甚至远处器官,如肝、肺等。常见的卵巢癌有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等,上皮性卵巢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预后相对较差。
卵巢癌的特点
卵巢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很难被发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如BRCA1/BRCA2基因突变等)、内分泌因素(如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等)、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有关。例如,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未生育的女性由于排卵次数相对较少,患卵巢癌的风险可能相对较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卵巢癌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患者可能更易出现腹部包块、腹痛等症状,而老年患者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高脂肪饮食等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对于有相关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家族中有卵巢癌患者、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等,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卵巢肿瘤,及时区分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