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尿道感染由解剖生理特点、卫生习惯不佳、机体免疫力低下、器械检查或操作、上行感染等因素引起,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护理等降低感染风险。
解剖生理特点:女宝宝尿道短且宽,外口暴露,距离肛门近,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易污染尿道引发感染;男宝宝若存在包皮过长、包茎等情况,也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进而引发尿道感染。婴儿期尿道黏膜娇嫩,抵抗细菌能力弱,也是易发生感染的因素之一。例如,女宝宝尿道长度约1厘米,外口靠近肛门,大便污染尿道的概率相对较高,从而增加了尿道感染风险。
卫生习惯不佳:宝宝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便后擦拭不当(应从前往后擦,女宝宝若从后往前擦,容易将肛门处细菌带到尿道),会增加尿道感染几率。另外,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和粪便刺激尿道周围皮肤,也为细菌滋生和入侵尿道创造了条件。比如长时间不更换尿布,尿液中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刺激尿道引发感染。
机体免疫力低下:宝宝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如果宝宝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会进一步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尿道感染的易感性增加。例如,患有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宝宝,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器械检查或操作:宝宝如果接受了导尿等侵入性医疗器械检查或操作,可能会破坏尿道黏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菌趁机侵入引发感染。比如因病情需要进行导尿时,若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就容易引发尿道感染。
上行感染:这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细菌由尿道口上行进入尿道、膀胱甚至肾盂引起感染。例如,宝宝在尿道口周围有细菌定植的情况下,细菌沿着尿道黏膜向上蔓延,导致尿道感染发生。
对于宝宝尿道感染,要注意做好宝宝的个人卫生护理,尤其是会阴部清洁,保持尿布干燥清洁,同时密切观察宝宝排尿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就医。女宝宝家长要特别注意便后正确的擦拭方向,男宝宝有包皮过长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以降低宝宝尿道感染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