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刮痧常用颈部大椎穴、背部膀胱经循行部位、肩部肩井穴、肘部曲池穴等部位,操作时要注意皮肤状态、环境温度、时间频率、补充水分,孕妇、儿童、有基础疾病者需特殊对待。
背部:膀胱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通道,背部的膀胱经循行部位可以刮痧,如肩胛骨内侧缘等部位。通过刮拭背部膀胱经,有助于排出体内暑湿之邪。
肩部:肩井穴是常用的刮痧部位之一,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刮拭肩井穴对于中暑导致的肩部不适、头晕等有一定帮助。
肘部:曲池穴是肘部常用的刮痧部位,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刮拭曲池穴有清热解表的作用,对中暑发热等有缓解效果。
刮痧操作注意事项
皮肤状态:刮痧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破损、溃疡等情况。如果皮肤有破损,刮痧可能会导致感染等问题。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皮肤较为娇嫩的人群,更要注意皮肤状况,力度不宜过大。
环境温度:刮痧时应选择温暖、避风的环境,避免在过冷或过风的地方进行,以防再次感受外邪加重病情。例如,夏季在空调房内刮痧时,要注意调整空调温度,避免直吹刮痧部位。
时间与频率:刮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个部位刮拭10-15分钟即可。刮痧频率也不宜过高,通常间隔1-2天进行一次,具体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和耐受程度来调整。对于体质虚弱的人群,如老年人、体质较差的中暑患者,更要谨慎,避免过度刮痧导致身体虚弱加重。
补充水分:刮痧后人体会丢失一部分水分,要及时补充温开水或淡盐水,以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尤其是中暑患者本身就有体液丢失的情况,补充水分尤为重要。儿童中暑刮痧后,更要注意多次少量地补充水分,防止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呕吐等不适。
特殊人群: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宜刮痧,以免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儿童中暑刮痧时,要特别注意力度轻柔,因为儿童皮肤薄、耐受性差。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中暑患者,刮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刮痧导致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