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相关因素包括泪液动力学异常(瞬目异常及泪液分泌不足,泪液分泌不足与年龄因素、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糖尿病有关)、眼表上皮细胞异常(炎症反应、维生素缺乏影响眼表上皮细胞功能)、性激素水平变化(女性生理期、更年期女性因性激素水平变化易患干眼症)。
泪液分泌不足: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泪腺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泪液分泌量减少,是干眼症的高发人群。儿童泪腺发育尚不完善,部分儿童可能存在泪液分泌相对不足的情况。
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包括泪腺和唾液腺,导致泪液和唾液分泌减少,患者常出现眼干、口干等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使泪液渗透压改变,影响泪膜稳定性,增加干眼症的发生风险。
眼表上皮细胞异常
炎症反应:结膜、角膜等眼表组织的慢性炎症可影响眼表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例如,睑缘炎可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分泌的油脂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脂分泌异常会破坏泪膜的稳定性,引发干眼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也可引起眼表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会损伤眼表上皮细胞,进一步加重干眼症。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眼表上皮细胞角化,影响泪液的分泌和泪膜的完整性。在一些营养不良的人群中,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维生素A缺乏较为常见,容易引发干眼症。例如,长期素食且未补充足够维生素A的人群,患干眼症的可能性增加。
性激素水平变化
女性生理期: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性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例如,妊娠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泪液分泌量增加,但在产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部分女性会出现眼干等干眼症症状。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也可能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导致干眼症的发生或加重。
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可引起泪液分泌减少和眼表上皮细胞改变,更容易患上干眼症。研究表明,更年期女性干眼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更年期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