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停用糖皮质激素、去除诱因;药物治疗有局部和全身用抗真菌药;手术有清创术和角膜移植术;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孕妇患者治疗各有注意要点。
去除诱因:如有佩戴角膜接触镜史,应停戴角膜接触镜;若有眼部外伤等诱因,需针对诱因进行相应处理。
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
局部用药:常用的有那他霉素滴眼液,那他霉素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咪康唑滴眼液也可用于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能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
全身用药:对于病情较严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但全身用药时需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清创术:适用于病灶局限的患者,通过刮除病变组织,可减少真菌的数量,促进病情恢复。
角膜移植术:如果角膜病变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可考虑行角膜移植术,以重建角膜结构和视力,但手术存在一定的感染复发等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患真菌性角膜炎时,由于其免疫系统和眼部结构与成人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更要谨慎用药。局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药物进入口腔等引起不适。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因为儿童对疾病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时,要考虑到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和对肝肾功能的监测,避免因药物蓄积而产生不良反应。
孕妇患者:孕妇患真菌性角膜炎时,药物的选择要非常谨慎,因为某些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在充分评估病情的情况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尽量采用局部用药等相对安全的方式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