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手足口病的小孩仍可能再次被传染,这是因为引发该病的肠道病毒类型多,人体缺乏持久交叉免疫力,影响再次感染的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可通过加强个人卫生、注重环境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措施降低再次感染风险。
影响再次感染的因素
年龄因素:小孩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完善,但即使年龄稍大些的小孩,也不能完全避免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比如婴幼儿免疫系统相对更脆弱,相比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更易在感染一次后再次被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侵袭。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小孩生活在手足口病高发的环境中,像幼儿园、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等,接触到肠道病毒的机会就会增加,从而增加了再次感染的风险。例如幼儿园里一旦有新的肠道病毒传播,在园的小孩不管之前是否得过手足口病,都有可能被传染。
病史因素:既往得过手足口病的小孩,其体内产生的抗体对特定型别病毒有一定防御作用,但对其他型别病毒的防御能力有限。若小孩本身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相对更低,那么再次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性会比免疫力正常的小孩更高。
预防再次感染的措施
个人卫生方面:教导小孩勤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情况。比如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这样能有效清除手上可能沾染的肠道病毒。
环境卫生方面:保持居住环境和生活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例如每天对小孩的玩具用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一遍,餐具用沸水消毒等。
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少带小孩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如果必须前往,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佩戴口罩等。另外,若周围有手足口病患儿,应避免小孩与患儿密切接触。
总之,得过手足口病的小孩存在再次被传染的可能,通过采取加强个人卫生、注重环境卫生和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