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阳性是指检测到阴道毛滴虫,其临床表现因人群而异,诊断可通过生理盐水湿片法或培养法,治疗需性伴侣同治、日常护理并使用硝基咪唑类药物,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设施和多个性伴侣等。
临床表现相关情况
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育龄女性:多数患者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可伴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阴道分泌物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黄绿色、有臭味。
妊娠期女性:由于孕期阴道环境改变等因素,可能更容易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如阴道分泌物增多更明显,瘙痒等不适可能更严重,且孕期感染滴虫可能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等风险。
儿童患者:女童感染后可能出现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部分可伴有尿道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多因间接传播导致,如与患病家庭成员共用卫生洁具等。
诊断相关要点
检查方法
生理盐水湿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取阴道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加少量生理盐水后镜检,可发现活动的阴道毛滴虫,简便易行,但敏感性有限。
培养法:对于症状可疑但生理盐水湿片法阴性者,可采用培养法,其敏感性较高,是诊断滴虫性阴道炎的金标准,但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
治疗相关注意事项
一般治疗
性伴侣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行为,以防交叉感染。
日常护理: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阴,勤换内裤,内裤要用开水烫洗等。
药物治疗:主要治疗药物为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等,但需注意,妊娠期女性使用甲硝唑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利弊后使用,儿童患者使用硝基咪唑类药物也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
预防相关方面
生活方式: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公共浴池、浴盆等不洁的卫生设施,提倡淋浴。同时,避免多个性伴侣,性生活时可正确使用安全套,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儿童,要注意其卫生用品的单独使用,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