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检查方法包括妇科双合诊初步筛查子宫情况;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CRP辅助判断炎症,阴道分泌物检查明确阴道宫颈感染情况;影像学检查中B超可观察子宫,MRI用于复杂病例;宫腔镜检查准确且可病理确诊,特殊人群检查需谨慎。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提示身体存在炎症反应,但这一指标不具有特异性,因为其他感染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白细胞升高。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会迅速升高,子宫内膜炎患者体内有炎症时CRP水平通常会升高,可辅助判断炎症的活动程度。
阴道分泌物检查: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或培养等,若发现大量白细胞、病原菌等,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阴道及宫颈的感染情况,因为子宫内膜炎常与阴道、宫颈的感染相关联。例如,若培养出常见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经阴道B超可较为清晰地观察子宫的形态、子宫内膜的厚度等情况。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表现,但B超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因为一些其他情况如子宫内膜增生等也可能有类似的B超表现。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不典型或疑难的子宫内膜炎病例,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层的炎症情况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多用于进一步辅助诊断复杂病例。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炎较为准确的方法之一。通过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色泽等情况,还可以在直视下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从而确诊子宫内膜炎。不过宫腔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会有一定的操作风险,如出血、感染等,但对于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妊娠期女性怀疑子宫内膜炎时,检查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在选择检查方法和时机时要综合权衡利弊;对于绝经后女性,由于其生理结构的变化等,检查时操作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