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感染有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等,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细菌培养;治疗原则有一般治疗(多饮水、注意卫生)和抗生素治疗;特殊人群中妊娠期女性要选安全抗生素,老年女性易复发且需关注基础疾病。
一、临床表现观察
女性尿道感染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还可能有尿道烧灼感、下腹部不适等。不同年龄女性表现可能有差异,如青春期女性可能症状更典型,而老年女性可能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乏力、精神差等。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计数升高,尿中可出现细菌,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等,通过尿常规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尿道感染。
2.尿细菌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有助于针对性选择抗生素治疗,一般需要留取清洁中段尿进行培养。
三、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ml左右,以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排出,尤其对于年轻女性,多饮水是简单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女性排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
2.抗生素治疗:根据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抗生素有头孢类、喹诺酮类等,但喹诺酮类药物一般不建议用于18岁以下女性,因为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对于妊娠期女性尿道感染,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如头孢类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尿道感染在妊娠期较为常见,由于妊娠期生理变化,尿道感染可能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上行感染引起肾盂肾炎等。治疗时要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尿道感染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局部抵抗力下降等有关,容易反复发作。在治疗的同时,可关注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基础疾病,如有需要可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结石、肿瘤等影响尿道感染恢复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