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手足口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隔离、休息护理、对症支持)、神经系统受累治疗(控制颅内压、用免疫球蛋白、对症治抽搐等)、呼吸循环衰竭治疗(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且婴幼儿和有基础病史患儿需特殊注意。
一、一般治疗
1.隔离:发现重度手足口病患儿需立即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因为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密切接触、飞沫等传播,隔离能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
2.休息与护理: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休息有助于患儿身体恢复,良好的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细微变化,以便早期干预。
3.对症支持: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等方式(若符合物理降温指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患儿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能保证各器官正常功能。
二、神经系统受累的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当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受累时,颅内压升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甘露醇能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等情况的患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调节免疫反应,对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可能有一定治疗作用。
3.其他对症治疗:如有抽搐等症状时,使用抗惊厥药物等。抽搐会加重患儿神经系统损伤,使用抗惊厥药物能控制抽搐发作。
三、呼吸、循环衰竭的治疗
1.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等。呼吸衰竭时保证有效呼吸支持是关键,机械通气能改善患儿呼吸状况。
2.循环支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维持血压、改善循环。循环衰竭时需要通过血管活性药物等维持良好循环,保证各组织器官灌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更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情况。因为婴幼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所以要及时发现早期变化。
2.有基础病史患儿: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病史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基础病对病情的影响以及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重度手足口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需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