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出血、复视、眼位矫正不足或过矫、干眼症等后遗症,其概率相对较低,通过规范术前评估、精准手术操作及术后合理护理可降低风险,患者术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其眼部及视功能恢复情况。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少量出血一般可自行吸收,但如果出血量较多,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视力下降等问题。这与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以及患者的凝血功能等因素相关,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出血风险相对增加。
复视:部分患者在斜视手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复视现象。这是因为手术调整了眼外肌的力量平衡,双眼视功能需要重新适应和调整。一般来说,大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能够逐渐改善,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长期存在复视情况,这与个体的视功能恢复能力有关。例如儿童患者,其视功能可塑性较强,相对成人可能更易在术后通过自身调整来改善复视,但如果术前斜视程度严重,术后复视恢复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眼位矫正不足或过矫:这是斜视手术较常见的问题。眼位矫正不足是指术后斜视情况仍未完全纠正,而过矫则是指术后眼睛出现了相反方向的斜视。这与术前斜视的评估准确性、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手术操作的精准度等密切相关。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眼部解剖结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评估和手术操作的难度相对较大,出现眼位矫正不足或过矫的风险可能会高于成人患者。
干眼症:手术可能会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导致干眼症的发生。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等症状。这与手术对眼表结构的影响有关,尤其是涉及到眼外肌附近的手术操作,可能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分布。长期佩戴眼镜或有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生活方式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干眼症加重的情况。
斜视手术后出现后遗症的概率相对较低,而且通过规范的术前评估、精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合理的护理等,可以降低后遗症发生的风险。患者在术后应遵循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特别是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术后的眼部情况和视功能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