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宝宝感染后有相应症状。药物治疗有抗生素类(如头孢菌素类、黄连素需遵医嘱)和微生态调节剂(需遵医嘱选用);非药物干预包括饮食调整(母乳喂养妈妈清淡饮食、人工喂养调整奶量浓度并保证水分)和臀部护理(及时换尿布、清洗保持干燥);低龄宝宝用药需谨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痢疾的基本认识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宝宝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二、药物治疗相关情况
(一)抗生素类药物
1.头孢菌素类:对于敏感菌引起的痢疾可能会用到,如头孢克肟等,但其使用需根据宝宝的年龄、病情等由医生判断是否适用,因为不同年龄段宝宝对药物的耐受性等不同。
2.黄连素:有一定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但也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宝宝具体情况使用,尤其要考虑宝宝的年龄因素,低龄宝宝使用需谨慎评估。
(二)微生态调节剂
1.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宝宝患痢疾时肠道菌群可能失调,使用微生态调节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肠道功能,但同样要在医生建议下,结合宝宝年龄等情况选用合适的制剂。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饮食调整
1.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宝宝。
2.人工喂养的宝宝,要注意调整奶量和奶的浓度,可适当稀释奶粉,减轻肠道负担,同时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二)臀部护理
宝宝患痢疾腹泻频繁,要注意及时更换尿布,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红臀等情况发生,因为宝宝皮肤娇嫩,频繁腹泻刺激易出现臀部问题。
四、特殊人群(宝宝)注意事项
1.低龄宝宝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在药物选择和使用上要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能自行随意用药。
2.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腹泻次数、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病情加重,要及时就医,不能延误治疗,因为宝宝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