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治愈不一定都摘眼,早期局限型可通过激光、冷冻等局部治疗保留眼球;中等范围肿瘤可眼内化疗保留眼球;晚期肿瘤经综合治疗有效控制且眼球能维持结构功能时可不摘眼,仅在肿瘤无法控制等危及生命时才考虑摘眼,治疗需关注儿童心理和生长发育,家长要了解利弊并随访。
一、早期局限型的治疗
1.局部治疗
激光治疗:对于某些较小且局限于视网膜周边部的肿瘤,激光光凝治疗是一种可选方法。通过激光产生的热量破坏肿瘤组织,保留眼球的可能性较大。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对于直径小于3mm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激光光凝治疗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能够在保留眼球的情况下达到治愈效果。
冷冻治疗:适用于部分周边视网膜的肿瘤,利用低温破坏肿瘤细胞。对于合适的病例,冷冻治疗也可以作为保留眼球的治疗手段,尤其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激光治疗等其他局部治疗的患儿,冷冻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二、中等范围肿瘤的治疗
1.眼内化疗
对于一些中等范围但尚未广泛扩散的肿瘤,眼内化疗药物注射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向眼内注射化疗药物,使肿瘤缩小,从而为保留眼球创造条件。例如,采用玻璃体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生长,使部分患儿避免过早摘眼。
三、晚期肿瘤但有保留可能的情况
1.眼球摘除的替代治疗
当肿瘤虽然较晚,但通过综合评估,存在保留眼球的希望时,会采取一些综合治疗措施。比如先进行化疗使肿瘤缩小,然后再结合局部治疗等手段。如果经过规范的综合治疗后,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那么就不需要进行眼球摘除。然而,如果经过各种努力,肿瘤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或者出现了严重的眼内感染、眼压无法控制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可能才会考虑眼球摘除。
对于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其心理和生长发育情况。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不仅要考虑肿瘤的治愈,还要尽可能减少治疗对眼球外观和后续视觉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家长来说,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合适的选择。同时,要密切随访患儿,监测肿瘤复发情况以及眼球和全身的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