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周期性内斜视需进行病史采集,包括年龄、发病时间及家族史;眼部检查,如视力、眼位(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试验、三棱镜遮盖试验)、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如立体视检查;影像学检查,如眼眶CT或MRI检查;特殊检查,如同视机检查,儿童患者检查需更耐心,综合各项结果准确诊断。
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类似斜视的病史,因为部分斜视可能有遗传倾向。
眼部检查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等检查方法评估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了解是否存在视力异常,因为视力问题可能与斜视相互影响,例如弱视常与斜视同时存在。
眼位检查
角膜映光法:让患者注视33cm处的光源,观察角膜反光点的位置。正常情况下,反光点应位于双眼角膜中央,若反光点偏离中央,则提示存在眼位异常。
遮盖-去遮盖试验:遮盖一眼,观察另一只眼的眼位变化,然后去掉遮盖,再观察双眼的眼位变化情况。若遮盖健眼时,斜视眼出现眼球运动,去掉遮盖后,斜视眼迅速回到正位,提示存在交替性斜视;若遮盖健眼时,斜视眼不动,去掉遮盖后,健眼出现眼球运动,提示存在单眼注视性斜视。
三棱镜遮盖试验:精确测量斜视的度数,通过三棱镜来中和斜视眼的偏斜度,从而准确获取斜视的定量数值。
眼球运动检查:评估双眼各方向的眼球运动情况,了解眼外肌的功能是否正常,因为周期性内斜视可能与眼外肌的异常运动有关。
双眼视功能检查
立体视检查:采用立体视检查仪等设备检查患者的立体视功能,了解是否存在立体视障碍,这对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
眼眶CT或MRI检查:有助于了解眼眶内的结构情况,如眼外肌的形态、有无肿瘤等病变影响眼外肌功能,排除眼眶内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周期性内斜视。
特殊检查
同视机检查:通过同视机可以进一步评估双眼的融合功能、斜视度等情况,对于周期性内斜视的诊断和病情分析有帮助。
儿童患者在诊断周期性内斜视时,由于儿童配合度相对较差,需要更耐心地进行检查操作,尽量在儿童安静、配合的状态下完成各项检查。对于有特殊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要格外关注相关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准确做出周期性内斜视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