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腹水是肝癌患者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现象,其引起原因包括门静脉高压使血管内液体漏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液体转移、淋巴回流受阻使淋巴液漏入腹腔、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钠潴留,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家族病史人群发病机制基本围绕肝脏病变的上述病理改变,老年患者易因肝功能储备差出现白蛋白合成障碍,长期饮酒者肝功能受损重风险高,有家族病史者因遗传易感性易出现相关病理改变。
肝癌腹水的引起原因
门静脉高压:肝癌可导致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受压、栓塞或癌栓形成,使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系统的血液需要通过肝脏回流到体循环,当门静脉压力升高时,血管内静水压增高,促使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漏出到腹腔。例如,有研究显示,约60%-85%的肝癌腹水患者存在门静脉高压相关因素。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癌患者常伴有肝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当白蛋白水平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液体就容易向腹腔等组织间隙转移。一般来说,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0g/L时,就比较容易出现腹水相关表现。
淋巴回流受阻:肝癌组织浸润可阻塞肝内淋巴管或肝门淋巴管,导致淋巴液生成增多且回流不畅,淋巴液就会漏入腹腔形成腹水。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肝癌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多会导致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加,进而引起水钠潴留,促进腹水的形成。
其他因素:如肝癌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时,进一步加重了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情况;同时,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腹水的形成过程。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肝癌患者,发病机制基本是上述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在实际情况中,老年患者由于肝功能储备相对较差,可能更容易出现白蛋白合成障碍等情况,从而更易发生腹水;女性患者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但主要发病机制还是围绕肝脏病变导致的上述病理改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肝癌患者,其肝功能受损基础更严重,发生腹水的风险可能更高;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群,本身存在遗传易感性,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更易出现腹水相关病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