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不会传染,其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有眼睛干涩等主要表现,需通过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改善生活环境、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方式预防缓解,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儿童及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眼部情况。
引发干眼症的常见因素
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泪液分泌功能会逐渐减退,比如老年人泪腺萎缩,泪液分泌量减少,更容易患上干眼症;而儿童时期泪液分泌相对较为旺盛,但如果存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用眼习惯,也可能引发干眼症。
性别方面:一般来说,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泪液分泌会受到影响,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干眼症;而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性别差异导致干眼症的情况相对不那么明显,但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的女性可能因镜片影响泪液的正常分布等而增加患病风险。
生活方式方面: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会使眨眼频率减少,泪液蒸发增加,从而诱发干眼症;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烟尘环境等,也会影响泪液的正常状态,导致干眼症发生;过度用眼、缺乏睡眠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成为干眼症的诱因。
病史方面: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泪腺等腺体,影响泪液分泌,增加患干眼症的几率;曾做过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等,可能会破坏泪膜的稳定性,引发干眼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降压药等,也可能影响泪液的分泌或成分,导致干眼症。
干眼症的主要表现及应对建议
主要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的干眼症可能会影响视力,导致视力波动等情况。
应对建议:对于干眼症的预防和缓解,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定时休息、眨眼;改善生活环境,避免处于干燥、烟尘等不良环境中;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已经出现干眼症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等缓解症状,但需避免自行长期滥用眼药水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监督孩子合理用眼,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等,更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