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炎的检查方法包括胃镜检查(是诊断小儿胃炎最直接方法,有小儿专用纤细胃镜,适用于有疑似胃炎症状及报警征象时)、幽门螺杆菌检测(尿素呼气试验无痛无创适用于较大配合吹气儿童,胃镜下活检既诊断胃炎又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液检查(血常规可观察白细胞等指标,血清学检查辅助判断胃黏膜功能状态)、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胃炎伴消化道出血,可了解出血情况)。
一、胃镜检查
1.意义:胃镜是诊断小儿胃炎最直接的方法,能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是否存在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表现,还可直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是炎症、溃疡还是其他病变。对于小儿来说,现在有小儿专用的纤细胃镜,痛苦相对较小。
2.适用情况:当小儿有反复腹痛、呕吐、黑便等疑似胃炎症状时,医生会考虑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有报警征象(如消瘦、贫血等)时。
二、幽门螺杆菌检测
1.尿素呼气试验:
原理:利用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尿素酶的特点,让患儿口服含有被标记的尿素的试剂,然后检测呼出气体中尿素的分解产物,从而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这种方法无痛、无创,小儿容易接受。
适用情况:如果考虑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可进行此检测,尤其适用于较大能配合吹气的儿童。
2.胃镜下活检:在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病理切片检查,既能明确有无胃炎,又能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既诊断胃炎又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
三、血液检查
1.血常规:
指标及意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如果有感染性胃炎,白细胞总数可能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增高;如果有贫血,血红蛋白会降低。对于小儿胃炎伴有出血的情况,还可通过血常规监测贫血的进展情况。
2.血清学检查:检测与胃炎相关的一些血清学指标,如胃蛋白酶原等,有助于辅助判断胃黏膜的功能状态,但不是诊断小儿胃炎的主要依据,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参考。
四、粪便隐血试验
1.意义:如果小儿胃炎伴有消化道出血,粪便隐血试验会呈阳性。通过定期检测粪便隐血,可以了解胃炎是否导致了消化道出血以及出血的控制情况。对于小儿来说,留取粪便标本需要家长配合准确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