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不张的原因包括气道阻塞相关(胎粪堵塞、黏液堵塞、气道受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神经肌肉因素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周围神经肌肉病变)及其他因素(胸廓畸形、长时间仰卧)。
黏液堵塞:新生儿本身气道较狭窄,若存在呼吸道感染等情况,气道内分泌物增多,如黏液分泌过多且排出不畅时,就会堵塞气道,引发肺不张。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感染后气道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若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阻塞气道。
气道受压:纵隔肿瘤、巨大的胸腺等可压迫气道,导致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进而引起肺不张。比如纵隔肿瘤的占位效应,会挤压周围的气道结构,使肺部通气受限,造成相应部位的肺不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原因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肺泡Ⅱ型细胞发育不完善,容易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缺乏时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易于萎陷,从而引发肺不张。早产儿胎龄越小,肺泡Ⅱ型细胞越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就越低,发生肺不张的风险也就越高。
神经肌肉因素相关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影响呼吸中枢的功能,导致呼吸肌无力或不协调,进而引起肺不张。例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脑组织受损会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调控,使呼吸运动不能有效进行,肺部通气不足,部分肺泡无法正常扩张。
周围神经肌肉病变:某些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如先天性肌无力等,可导致呼吸肌力量减弱,影响肺部的通气功能,引发肺不张。这类疾病会使呼吸肌的收缩能力下降,不能产生足够的力量来维持肺泡的扩张,从而出现肺不张的情况。
其他因素
胸廓畸形:先天性胸廓畸形,如漏斗胸、鸡胸等,可影响胸廓的正常运动,限制肺部的扩张,导致肺不张。胸廓畸形会改变胸腔的容积,使肺部的空间受限,影响肺泡的正常充气,进而引发肺不张。
长时间仰卧:新生儿长时间仰卧,尤其是喂奶后仰卧,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气道,引起气道阻塞,导致肺不张。新生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反流现象,仰卧时反流物更易进入气道,堵塞气道引发肺不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