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分为浆膜下、肌壁间和黏膜下三种类型。浆膜下子宫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易蒂扭转,妊娠期或产褥期影响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青春期影响月经;肌壁间子宫肌瘤最常见,位于肌壁内,影响宫腔致不孕或流产,生育期随月经周期变化,哺乳期受激素和哺乳影响;黏膜下子宫肌瘤向黏膜生长,突出宫腔,引起月经量多、经期长致贫血,绝经后肌瘤大或变性致阴道不规则出血,围绝经期加速绝经进程。
一、浆膜下子宫肌瘤
1.位置特点:浆膜下子宫肌瘤是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约占子宫肌瘤的20%-30%。其可仅由一蒂与子宫肌壁相连,这种情况下易发生蒂扭转,当蒂扭转时,患者会出现急性腹痛。对于妊娠期或产褥期的女性,浆膜下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收缩,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在青春期女性中,若患有浆膜下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这是因为肌瘤的存在改变了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和修复过程。
二、肌壁间子宫肌瘤
1.位置特点:肌壁间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子宫肌瘤类型,约占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被肌层包围。它对子宫腔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导致子宫腔变形,影响受精卵的着床,从而增加女性不孕或流产的风险。在生育期女性中,肌壁间子宫肌瘤可能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大小的改变,在月经前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肌瘤可能会稍有增大,而在月经后期则可能稍有缩小。对于患有肌壁间子宫肌瘤的哺乳期女性,由于哺乳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肌瘤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同时哺乳本身也可能会对子宫的收缩产生影响,而肌瘤的存在会进一步干扰这一过程。
三、黏膜下子宫肌瘤
1.位置特点:黏膜下子宫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子宫腔,仅由黏膜层覆盖,约占10%-15%。这种肌瘤会引起子宫收缩不良,导致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长期的月经量过多还可能会引起贫血。对于绝经后女性,若出现黏膜下子宫肌瘤,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本应逐渐萎缩,但如果肌瘤较大或发生变性,可能会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在围绝经期女性中,黏膜下子宫肌瘤可能会加速绝经的进程,因为肌瘤影响了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激素代谢紊乱。